关于石门的古诗词(85首)
1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代·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4 《金门答苏秀才》 唐代·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2 《送行禅师》 宋代·释简长
南国山重叠,归心向石门。
寄禅依鸟道,绝食过渔村。
楚雪黏瓶冻,江沙溅衲昏。
白云深隐处,枕上海涛翻。
3 《题海月岩》 宋代·赵东山
踏尽崔嵬倚石门,海风山月满岩峦。
自然仙室依蓬岛,不觉人寰变广寒。
千载扬尘安可测,一杯对景且为欢。
崖前浴日皆诗境,唤醒东坡仔细看。
4 《石门曲三首》 明代·王稚登
采桑复采桑,蚕长桑叶齐。
妾住石门东,郎住石门西。
5 《钱塘夜泊》 明代·王稚登
孤舟三日雨淙淙,夜泊钱家旧建邦。
桑过石门青拂枕,水经靧李黛含窗。
六桥花尽休携酒,五月潮平好渡江。
此去报恩惭烈士,匣中龙剑气难降。
6 《乙丑十一月十一日决狱次日迎帅舟中赋二诗首》 宋代·曾丰
年老未归老,旬休那得休。
将迎金屋客,方便石门游。
白浪海之怒,玄云天也愁。
诗情不关性,正尔自夷犹。
7 《舟过石门梁安峡》 元代·黄镇成
书画船头载酒回,沧洲斜日隔风埃。
一双白鸟背人去,无数青山似马来。
天际雨帆梁峡出,水心云寺石门开。
同游有客如高李,授简惟惭赋岘台。
8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七》 清代·朱彝尊
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岸经。
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阴桑柘石门青。
9 《自盱之临川早发》 元代·揭傒斯
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
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
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
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10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 宋代·苏轼
荆溪父老愁三害,下斩长蛟本无赖。
平生倔强韩退之,文字犹为鳄鱼戒。
石门之役万金耳,首鼠不为吾已隘。
江湖开塞古有数,两鹄飞来告成坏。
劝农使者非常人,一言已破黎民骇。
上饶使君更超轶,坐睨浮山袜累块。
髯张乃我结袜生,诗酒淋漓出狂怪。
我作水衡生作丞,他日归朝同此拜。
棕笋
11 《苍玉洞》 元代·王梦麟
曲曲清溪叠叠山,石门深处有禅关。
我来自得闲滋味,坐听山重尽日还。
12 《晓过石门回望净慧塔》 宋代·杨万里
昨晚匆匆解尽船,石门未到已黄昏。
殷勤净慧烟中塔,送我今朝过石门。
13 《登庐山》 近代·许世英
平时爱著游山屐,今到匡庐第一回。
削壁插天星汉落,飞泉震壑石门开。
村过五柳怀松菊,寺访双林忆草莱。
此是人间清净地,风高晶冷绝尘埃。
14 《秋思》 宋代·蔡襄
幽兰受新霜,孤雁叫落月。
沈忧何由平,永夕不可彻。
将琴鼓忆邻,声急弦屡绝。
芳华日益远,香泽物已歇。
秋风吹石门,思君还复诀。
谁云无生忍,识此悠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