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方的古诗词(27首)

  • 1 《梓人传》 唐代·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

    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

    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

    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

    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

    」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

    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

    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

    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

    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

    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

    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

    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 5 《读柳拱之员外严宗哲主事杨应宁舍人倡和长句》 明代·李东阳

    诗坛森严升复楯,白战雄呼气难忍。

    西邻有客兴亦酣,睥睨重围目双眕。

    居然地隔如秦越,或者神交同白稹。

    故知宫角本谐声,复恐圆方不相准。

    向来蹇钝费鞭策,已分驽骀谢祇牝。

    灰余万念偶一生,腐木经秋发孤菌。

    诸君才力各强健,东飞俊鹘西飞隼。

    拟随磅礴共盘旋,弱羽真愁向空陨。

    霜天闭门坐不出,背拥寒炉曲成蚓。

    强呵冻墨吟小诗,力困冰毫如荷盾。

    枯肠夜渴吻亦干,绠短瓶空谁为引。

    回首不如年少时,满堂坐客夸聪敏。

    韩公道德日已负,后山精力空应尽。

    逢场作戏亦偶然,不觉诗成为韵窘。

    文章同时不易得,三杰古称吴富尹。

    君今并是湖南英,乡邑吾犹限封畛。

    闲官未免铅椠累,户外催逋时接轸。

    长歌终曲谁使予,歌罢独吟还自哂。

  • 6 《缘识》 宋代·宋太宗

    栖心隐逸故非常,大约恒持要久长。

    清净好为皆是益,周旋理度審安详。

    法乾驭物须平稳,顺日成功自酌量。

    倏忽之间堪匹配,临时巧拙见圆方

  • 7 《缘识》 宋代·宋太宗

    谁测玄机圣,天功地久长。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圆方

    妍丑随情意,於戏细酌量。

    达人知澹薄,默默见非常。

  • 8 《满庭芳 怀修炼》 元代·马钰

    物物心休,般般事已,进入退己从长。

    无争上士,柔弱胜刚强。

    坦荡逍遥度日,处清净、成就圆方

    怀修炼,亘初灵物,决要鼎中藏。

    难忘唯是道,如饥似饭,如渴思浆。

    似婴儿寻母,专一思量。

    急救自家性命,调真息、不要忙忙。

    常细细,绵绵来往,功到赴蓬庄。

  • 9 《颂古九十八首》 宋代·释印肃

    龙济兴云雨遍施,圣凡不落与谁齐。

    能持地藏无空印,具足圆方始不疑。

  • 10 《逍遥咏》 宋代·宋太宗

    谁测玄机圣,天功地久长。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圆方

    妍丑随情意,於戏细酌量。

    达人知淡泊,默默见非常。

  • 11 《泊樟镇》 宋代·杨万里

    北地三接浙,重来四肃霜。

    日斜秋树转,市散暮船忙。

    波卷清中白,霞翻紫外黄。

    汀沙浑换却,不记旧圆方

  • 12 《仰和令制腊中三白》 宋代·姜特立

    六花纷委地,随物赋圆方

    未戒土牛候,先呈玉马祥。

    月孤难耀彩,句妙与争光。

    不独夸三白,深宜熟五粱。

  • 13 《禅人写真求赞》 宋代·释正觉

    谁能目眴眉扬,每笑手乱脚忙。

    守鲁祖之简默,得南泉之平常。

    明心秋月,活物春阳。

    铸机器也模范大小,据丛林也规矩圆方

  • 14 《谢通判国博惠建茶》 宋代·强至

    建溪春早地未暖,建俗巧计催春阳。

    茶傍万口噪地烈,惊破芽英不得藏。

    犹嫌旂枪已老硬,独爱鸟嘴嫩未长。

    撷而焙之一朝就,更范圭璧为圆方

    南州尚珍北固重,自非富贵宁预尝。

    浦阳贱官性怯酒,素许茶味为最良。

    日分牒诉费齿舌,口吻镇燥喉无浆。

    建溪奇品远莫致,日夕梦想驰闽乡。

    尘埃填心渴欲死,忽拜公赐喜可量。

    拆封碾破苍玉片,云脚浮动瓯生光。

    愚知公赐岂徒尔,欲俾下吏蠲俗肠。

    涤除诗冗起清思,驱逐睡兴穷缣缃。

    玉川不暇尽七碗,已觉两腋清风翔。

  • 15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隋代·佚名

    [太簇为角]是尊是奉,兹率旧章。

    乐音纯绎,荐溢圆方

    情文旧矣,神其迪赏。

    永观锡义,多樯穰穰。

  • 16 《东城外作呈圆机》 宋代·晁说之

    默默专城岁月驰,忽来郊外得心期。

    龙蛇起伏知何处,天地圆方在此时。

    更喜风光似江介,可怜饱饷便忘疲。

    即从此路东归去,他日何能得梦思。

  • 17 《皇帝初郊大礼庆成诗》 宋代·苏颂

    六帝贻谋圣继明,两宫崇祀上躬行。

    熙坛初展严禋报,观盥三终孝享成。

    仰法祖宗尊本始,致隆高厚罄纯精。

    告虔并荐圆方玉,在涤交充茧栗牲。

    吉土兆南殊汉畤,景圭迎至协周正。

    羽旄备物甘泉仗,觚陛层垓委粟营。

    斋寝累朝思志意,真廷穀旦奉粢盛。

    八神警跸殴氛沴,九貊梯航入贡菁。

    过庙徂郊纡步武,撤茵停盖肃公卿。

    服裘尚质遵前制,配册修辞正重名。

    篆鼎割烹工奏夏,午阶登降斗旋衡。

    先时非雾滋鳞隰,竟夕祥光烛缦城。

    钟虡四厢庭乐毕,樵蒸千石燎烟轻。

    龙回雕辇升峣阙,鹤负恩书下采楹。

    海外鸡星占泽霈,楼前鼍鼓震霆惊。

    风云气应灵台候,雷雨仁深犴圄清。

    有昊感通钦辅德,聿修寅畏念持盈。

    旁求遗逸搜岩穴,宽舍租逋恵隶氓。

    天锡泰元神策瑞,民歌华黍岁丰声。

    老臣扈从知何补,敢次舆言颂太平。

  • 18 《谢人寄茶》 宋代·王洋

    建溪珪璧能圆方,万钱一啜人轻偿。

    奔胜千里羞贡篚,天应不数金钱纲。

    侯家钱如大国楚,陵肉渑浆推大户。

    早知烦滞厌膏粱,贵此新香两三数。

    一朝百室困干戈,在十于今或去五。

    老工既死无黄刑,仿佛儿孙追故步。

    谁令远寄山泽仙,来洗沈疴太华巅。

    攻顽治癣恨无术,且共山头玉井莲。

    仇勤更语抱琴客,不用君归人未眠。

* 关于圆方的诗词 描写圆方的诗词 带有圆方的诗词 包含圆方的古诗词(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