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水的古诗词(55首)

  • 1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6 《荆轲刺秦王》 两汉·刘向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 4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清代·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 2 《咏史诗》 魏晋·阮瑀

    燕丹善勇士。

    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

    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

    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

    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

    叹气若青云。

  • 3 《老叹》 宋代·陆游

    步迟腰伛偻,面瘦骨峥嵘。

    贫病消前业,耕樵乐太平。

    有歌悲易水,无酒醉湖城。

    何许容身得?门前钓艇横。

  • 4 《赋易水送人使燕》 明代·王恭

    燕山北起高峨峨,东流易水无停波。

    北风萧萧筑声切,昔人于此送荆轲。

    图中匕首非良计,堪叹燕丹无远器。

    髑髅空死樊将军,日莫秦兵满燕市。

    往事空余易水寒,白翎飞下地椒干。

    经过此地对流水,知尔踟蹰马上看。

  • 5 《续演雅十诗》 宋代·白珽

    滦人薪巨松,童山八百里。

    世无奚超勇,惆怅渡易水

  • 6 《重寄李子理》 明代·卢柟

    麒麟出鲁郊,商鉏为不祥。

    向非孔仲尼,何异犬与羊。

    所以路傍人,按剑默夜光。

    近时青云士,岂无鲁连子。

    气节苟不申,甘蹈东海死。

    世人闻此言,弃之如敝屣。

    投君勿复道,北风吹易水

  • 7 《疏影·寒泉溅雪》 宋代·赵文

    余赏其言,为赋

    寒泉溅雪,有环佩隐隐,飞度霜月。

    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

    杨花浩荡晴空转,又化作、云鸿霜鹘。

    耿石壕,夜久无言寂历,如闻幽咽。

    云谷山人老矣,江空又岁晚,相对愁绝。

    玉立长身,自是胎仙,舞我黄庭三叠。

    人间只惯丁当字,妙处在、一声清拙。

    待明朝、试拂菱花,老我一簪华发。

  • 8 《孙莘老寄墨四首》 宋代·苏轼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

    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潘谷作墨,杂用高丽煤。

    )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

    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

    蓬莱春昼永,玉殿明房栊。

    金笺洒飞白,瑞雾萦长虹。

    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

    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

    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

    此中有何好,秀色纷满眼。

    故人归天禄,古漆窥蠹简。

    隃麋给尚方,老手擅编划。

    分余幸见及,流落一叹赧。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唐林夫寄张迈墨半丸。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吾穷本坐诗,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闭口洗残债。

    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

    先生不讥诃,又复寄诗械。

    幽光发奇思,点黮出荒怪。

    诗成一自笑,故疾逢虾蟹。

  • 9 《送潘景升北游八首》 明代·梅守箕

    七贵雄门,五陵侠士。

    幂雾连云,星流电驶。

    载尘康庄,扬风易水

    恻惜荆高,经过赵李。

    历历天上,不瑕有咫。

    娱心极宴,聊乐我止。

    ¤

  • 10 《黄白仲》 明代·梅守箕

    九州易为处,胡然游帝州。

    碣石多悲风,易水无安流。

    修辔临狭路,驽马取道周。

    流言亦已甚,微词方见求。

    肉食诚足鄙,薇藿难自谋。

    一为适越吟,长揖谢王侯。

  • 11 《燕台歌》 宋代·司马光

    万古苍茫空盛衰,燕台贤客姓名谁。

    君看碣石岩中草,宁似昭王拥篲时。

    黄金散尽余基没,易水萧条烽火飞。

  • 12 《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 宋代·梅尧臣

    平时易水头,不复起边愁。

    壮士去年久,寒波空自流。

    临塘移鹭羽,隔戍见毡裘。

    半似江南美,军和胜宴游。

  • 13 《读史有感》 宋代·陆游

    英雄自古埋秋草,世上儿童共笑狂。

    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枪。

    隆中高卧人千载,易水悲歌泪数行。

    读尽青编窗日晚,一尊聊复吊兴亡。

* 关于易水的诗词 描写易水的诗词 带有易水的诗词 包含易水的古诗词(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