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生的古诗词(1901首)

  • 16 《送毛伯温》 明代·朱厚熜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 17 《赠道者》 唐代·刘沧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 18 《曾子不受邑》 两汉·刘向

    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汉·刘向《说苑》)

  • 17 《西郊落花歌》 清代·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 19 《鹦鹉赋》 两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

    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

    飞不妄集,翔必择林。

    绀趾丹觜,绿衣翠衿。

    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

    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

    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

    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

    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

    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

    逼之不惧,抚之不惊。

    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

    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

    闭以雕笼,翦其翅羽。

    流飘万里,崎岖重阻。

    逾岷越障,载罹寒暑。

    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

    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

    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

    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

    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

    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

    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

    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

    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长吟远慕,哀鸣感类。

    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

    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

    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

    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

    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

    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

    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

    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

    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 20 《汉宫春·横吹声沉》 宋代·无名氏

    横吹声沉,倚危楼红日,江转天斜。

    黄尘边火澒洞,何处吾家。

    胎禽怨夜,半乘风、玄露丹霞。

    先生笑,飞空一剑,东风犹自天涯。

    情知道山中好,早翠嚣含隐,瑶草新芽。

    青溪故人信断,梦逐飙车。

    乾坤星火,归来兮、煮石煎砂。

    回首处、幅巾蒲帐,云边独笑桃花。

  • 21 《望卞山怀石林翁》 宋代·韩元吉

    卞山苕水共苍苍,中有先生万古堂。

    早岁英名类终贾,墓年收寿到刘杨。

    人琴遂欲成千载,鸡酒犹能酹一觞。

    身后遗编尚尘积,丰碑谁复付中郎。

  • 22 《挽南皋刘二先生》 宋代·刘克庄

    少时已诵水心铭,今息庵文可并行。

    椿算过如大君子,蒲轮莫致老先生

    纵无掌故来传诏,盍有门人与易名。

    尝辱蓬山授经说,蟆陵道远一伤情。

  • 23 《胡原仲正字特改官除宫观馆中置酒饯别会者七》 宋代·周必大

    西伯王业兴,海滨归二老。

    汉家念羽翼,坐致商山皓。

    恭惟陛下圣,尊德继雍镐。

    先生学孔孟,不但遗编抱。

    致身虽苦晚,闻道固已早。

    昨随弓旌招,着脚历蓬岛。

    夜陪藜杖青,朝奏囊封皂。

    第令坐台阁,不减照乘宝。

    思归独何事,岂为子规恼。

    祠官厚禀假,命秩略资考。

    恩荣固无愧,出处吾有道。

    漫漫七闽路,去去春风好。

    都门送别处,怀抱要倾倒。

    相思常情耳,再拜请善祷。

    临雍有故事,乞言非草草。

    指期裹蒲轮,未可迹如扫。

  • 24 《子厚先生哀辞》 宋代·司马光

    先生负材气,弱冠游穷边。

    麻衣揖钜公,决策期万全。

    谓言叛羌背,会可执而鞭。

    意趣小参差,万金莫留连。

    中年更折节,六籍事精研。

    羲农讫周孔,上下皆贯穿。

    造次循绳墨,儒行无少愆。

    师道久废阕,模范几无传。

    先生力振起,不绝尚聊绵。

    教人学虽博,要以礼为先。

    庶几百世后,复睹三王前。

    释老比尤炽,群伦将荡然。

    先生论性命,指示令知天。

    声光动京师,名卿争芦延。

    寘这石渠阁,岂徒修简编。

    丞相正自用,立有荣枯权。

    先生不可屈,去之归卧坚。

    孤嫠聚满室,糊口耕无田。

    欣欣茹藜藿,皆不思肥鲜。

    近应诏书起,寻取病告旋。

    旧庐不能到,丹旐风翩翩。

    人生会归尽,但问愚与贤。

    借令阳虎寿,讵足骄颜渊。

    况於朱紫贵,飘忽如云烟。

    岂若有清名,高出太白巅。

    门人俱絰带,雪涕会松阡。

    厚终信为美,继志仍须专。

    读经守旧学,勿为利禄迁。

    好礼效古人,勿为时俗牵。

    修内勿修外,执中勿执偏。

    当令洙泗风,郁郁满秦川。

    先生傥有知,无憾归重泉。

  • 25 《偕刘景玉周元浩携小妓游于坡上忘形剧饮故赋》 明代·徐淮

    马如游龙车若水,刘郎周郎玉相倚。

    柔风暖日故蒸春,紫燕黄鹂自相语。

    先生染笔写乌丝,美人持杯唱《金缕》。

    醉来为爱落花多,急扫苍苔坐红雨。

  • 26 《挽万竹西隐君》 宋代·刘黻

    哭到先生道已穷,夕阳千古起悲风。

    耆英会上减名哲,高士传中添此翁。

  • 27 《挽东莱先生》 宋代·孟行古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

    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

    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

    发挥馀事业,何处不书绅。

  • 28 《题东篱采菊图》 宋代·萧澥

    倒樽醉卧菊篱边,嘴段风流亦偶然。

    要识先生独醒处,平生心事在寒泉。

  • 29 《题坡公赠郑介夫诗三首》 宋代·刘克庄

    下吏语尤硬,投荒身转轻。

    不然玉局老,肯唤作先生

* 关于先生的诗词 描写先生的诗词 带有先生的诗词 包含先生的古诗词(19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