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讽诵的古诗词(11首)

  • 1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 3 《奉托俞宜黄访求危太朴集并属蒋萧二同年及长》 明代·归有光

    昔年宋学士,尝称太朴文。

    独力撑颓宇,清响薄高云。

    余少略见之,讽诵每欣欣。

    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氛。

    如欲复大雅,斯人真可群。

    苟非知音赏,宋公安肯云。

    嗟乎轻薄子,狂犬方狺狺。

    惜哉简帙亡,家簏少所蕴。

    徒为尝一脔,盈鼎未有分。

    四贤宦游地,博达多前闻。

    为我一咨访,庶以慰拳勤。

  • 4 《次韵十诗·读香山诗》 宋代·楼钥

    诗到香山不计篇,想逢佳处辄欣然。

    明知无子可传业,每遇为文自入编。

    举世慕名多讽诵,惟公著句得纯全。

    胸中相似诗方似,一等不为名利牵。

  • 5 《知府黄寺簿生日》 宋代·释绍嵩

    文章士海已多传,供奉班中须此贤。

    美化事多难讽诵,自宜松鹤伴长年。

  • 6 《和韩子苍游赤壁》 宋代·何颉之

    儿时宗伯寄吾州,讽诵高文至白头。

    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惊鸥。

    蟹尝见水人犹怒,鹘有危巢孰敢留。

    珍重使君寻故迹,西风怅望古城楼。

  • 7 《分题得雪浪斋石》 宋代·刘学箕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岩石。

    弃而达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忽然一旦获所遇,刮垢磨光呈美质。

    骚人讽诵脱诸口,世宝不减和氏壁。

    东坡居士岂好奇,偶尔得之心良怡。

    巨盆沃以清涟漪,脉络雪浪从横施。

    平生我屡哦此诗,恨不见石心飞驰。

    何人志古墨写迹,剡藤染就贴东壁。

    似是而非不可知,诵诗对画长嗟咨。

  • 8 《病中寄呈王信州老谢丈》 宋代·赵蕃

    韩诗不可犯,颜字不可凟。

    旧言驱瘧疠,其效甚符籙。

    追慕记初学,讽诵怀三复。

    如何且逾月,此物犹肆毒。

    得非缘法异,无乃灾釁酷。

    推移自前后,进退亦淹速。

    岂惟搜脂髓,直觉憎面目。

    医方戒山果,牙颊怕脔肉。

    味嫌东野荠,馁厌平原粥。

    莫知所生理,真恐遂鬼录。

    属时秋已季,更值雨相续。

    卧闻扫空阶,起步惊陨木。

    蛩号故亡赖,蚊豹成暗逐。

    未资卒岁计,颇病严霜促。

    幸遭贤使君,立政匪今俗。

    教微下黄堂,惠已周白屋。

    论情素有托,谒见惭未卜。

    讵应四壁立,久作穷途哭。

    谢公方在郡,荐士宜首牍。

    畴能借齿牙,价可重金玉。

    自怜非道谋,触事先颜恧。

    病倦不成书,书成况难读。

  • 9 《观音诗》 宋代·释契适

    慧炬慈航在世间,除昏济险未尝闲。

    手擎一穗青丝柳,身倚千层碧玉山。

    声满诸天常讽诵,功圆十地绝跻攀。

    终求郢妙雕金相,时献香花礼粹颜。

  • 10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 宋代·傅察

    淮阴当日少年轻,官舍浑如寄旅亭。

    十载凄凉甘组绿,三冬讽诵伴灯青。

    才非徐孺惭悬榻,诌异陈咸岂触屏。

    独幸亲逢陶谢手,每观一字并华星。

  • 11 《下第寄池州郑员外》 唐代·杜荀鹤

    省出蓬蒿修谒初,蒙知曾不见生疏。

    侯门数处将书荐,帝里经年借宅居。

    未必有诗堪讽诵,只怜无援过吹嘘。

    如今足得成持取,莫使江湖却钓鱼。

  • 12 《献长沙王侍郎》 唐代·杜荀鹤

    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

    天泽逼来逢圣主,辞林盛去得书生。

    云妆岳色供吟景,月浩湘流递政声。

    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

* 关于讽诵的诗词 描写讽诵的诗词 带有讽诵的诗词 包含讽诵的古诗词(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