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音的古诗词(3首)

  • 1 《庖丁解牛》 先秦·庄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3 《醉翁操·琅然》 宋代·苏轼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

    清圜。

    谁弹。

    响空山。

    无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 2 《庚戌冬乘浣隙谒西林寺渐老二首》 宋代·曾丰

    传衣今北秀,驻锡小西林。

    握手鼎相别,敲门踵见寻。

    温颜尘外礼,软语法中音

    从此利名垢,那容点我降,

* 关于中音的诗词 描写中音的诗词 带有中音的诗词 包含中音的古诗词(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