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声的古诗词(276首)

  • 1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7 《小石潭记》 唐代·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6 《小石城山记》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 6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4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唐代·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

    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 7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唐代·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无日 一作:无因)

  • 3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 4 《清明日狸渡道中》 宋代·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 3 《天上谣》 唐代·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 3 《句》 宋代·卓祐之

    山色列屏分左右,水声鸣玉绕西东。

  • 4 《晚过邻几官舍三首》 宋代·韩维

    车马东桥绝,凉风满夕轩。

    水声通沁苑,树色入夷门。

    每接渊明咏,常怀仲理言。

    沧洲如可约,杯酒会重论。

  • 5 《晨入省中偶书》 宋代·陆游

    清风拂画帘,初日照素壁。

    花枝蝶小憩,草叶露时滴。

    房栊阒无人,沟水声激激。

    摩挲语枯筇,伴我住幽寂。

  • 6 《挽方寺丞》 宋代·陈宓

    水声名冠上游,蚤年绛帐向荆州。

    平生梦寐无尘土,壮岁雍容拜冕旒。

    共拟一麟为国瑞,俄惊五马作仙游。

    贞元曾是同朝士,忍见丹旌葬垄丘。

  • 7 《题王维画》 宋代·苏轼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

    平生出入辋川上,鸟飞鱼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咏皆自见,飘然不作世俗辞。

    高情不尽落缣素,连山绝涧开重帷。

    百年流落存一二,锦囊玉轴酬不赀。

    谁令食肉贵公子,不觉祖父驱熊罴。

    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灿传新诗。

    青山长江岂君事,一挥水墨光淋漓。

    手中五尺小横卷,天末万里分毫厘。

    谪官南出止均颍,此心通达无不之。

    归来缠裹任纨绮,天马性在终难羁。

    人言摩诘是初世,欲从顾老痴不痴。

    桓公崔公不可与,但可与我宽衰迟。

  • 8 《灵隐莲峰堂》 宋代·孙雄飞

    堂开金色界,梵客为钩帘。

    山影碧侵座,水声清绕檐。

    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

    终拟携孤笛,凭栏唤玉蟾。

* 关于水声的诗词 描写水声的诗词 带有水声的诗词 包含水声的古诗词(2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