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人的古诗词(23首)

  • 1五人墓碑记》 明代·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 6 《羌村三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 4 《清明约友游昆山(二十四韵)》 明代·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书子英、余道士复初。

    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

    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

    政以渐当修禊日,也宜仍咏舞雩天。

    人时并值良难继,童冠相随亦足怜。

    耐可襟怀重吊古,何烦羽翼远游仙。

    寺因效祐称题胜,境出关荆点染玄。

    尘世流光嗟百五,浮图幻界诧三千。

    海门翠割蓬莱股,地轴苍擎太华颠。

    危石堕云争一发,瘦筇削玉过双肩。

    行厨傍午开僧阁,啼鸟留春近客筵。

    载酒犹问字,挂巾萧散类逃禅。

    寓形宇宙何今昔,知己朋游孰后先。

    道士步虚辞折简,校书写韵摭遗编。

    采芳未许芝同茹,结佩空期璧共连。

    谷应雄谈惊鹤梦,潭惊长啸起龙眠。

    青山若与斯文契,白日宁于我辈延。

    造次雪盈明镜里,等闲霞散落花前。

    巨灵忽负鳌头矗,旧鬼潜悲马鬛迁。

    碑蚀文章苔浸渍,偶迷翁仲草芊绵。

    乌鸢蝼蚁俱成累,钟鼎山林各自便。

    万井村墟空杼轴,半楼风月尚秋千。

    杂英疏薄无多好,新柳纤柔有底妍。

    略见愁随身外遣,谩凭句就醉中联。

    乘时物色从教在,即事风光岂偶然。

    蹑霡归来清不寐,筠窗细写白云篇。

  • 5 《睢阳五老会诗》 唐代·王涣

    分曹归政养耆年,李下何由更正冠。

    贤相赋诗同啸傲,圣君优诏去盘桓。

    庞眉老叟俱称寿,凌雪乔松岂畏寒。

    屈指五人齐五福,乡人须作二疏看。

  • 6 《送张山甫武功簿》 宋代·梅尧臣

    洛阳旧交有七人,五人已为泉下尘。

    各家生儿为门户,唯子弟兄先立身。

    我与信都侯独在,喜见及禄知天仁。

    昨日闻补武功吏,气调欲与南山亲。

    少年勉力向职事,莫学老贫文字新。

  • 7 《虞司理留同官面饭》 宋代·曹彦约

    玉版初参后,桄榔半醉中。

    谁知三里外,有此五人同。

    移座淋头雨,开窗拂坐风。

    明朝公事了,假道访虞公。

  • 8 《题淮阴侯庙十首》 宋代·邵雍

    汉家基定议功勋,异姓封王有五人

    不似淮阴最雄杰,敢教根固以生秦。

  • 9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宋代·苏轼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近闻莘老、公择皆逝,故有此句。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轼与子中、彦祖、子敦、完夫同试举人景德寺,今皆健。

    )雨余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 10 《睢阳五老图》 宋代·杜衍

    五人四百有馀岁,俱称分曹与挂冠。

    天地至仁难补报,林泉幽致许盘桓。

    花朝月夕随时乐,雪鬓霜髯满座寒。

    若也睢阳为故事,何妨列向画图看。

  • 11 《兴慈寺观君俞旧题》 宋代·李复

    松院前年到,同君共五人

    今来观旧迹,君已是前身。

    遽掩千秋夜,空伤两岁春。

    向风无可语,泪洒壁间尘。

  • 12 《秋晚杂书三十首》 宋代·方回

    游山不必众,邂逅三五人

    酌酒不在多,浅深十许巡。

    高可登即登,不复拘日辰。

    可饮即与饮,无问刍牧民。

    九月向十月,丹枫日以新。

    城东有奇阜,霜寒出嶙峋。

    一眺鸿背上,啸歌岸风巾。

    吾虽愧孟嘉,不作醒温宾。

  • 13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 宋代·魏了翁

    十七年间作外臣,重来三日齿嘉宾。

    天颜不减当年泽,点检同朝共五人

  • 14 《闲适吟》 宋代·邵雍

    六尺眼前安乐身,四时争忍负佳辰。

    温凉气候二八月,道义宾朋三五人

    量力杯盘随草具,开怀语笑任天真。

    劝君似此清闲事,虽老何须更厌频。

  • 15 《洞庭题咏十一首·橘圃》 宋代·王阮

    怀归空有感,包贡则无因。

    跳入商山去,添予作五人

  • 16 《赏桂》 宋代·卫宗武

    驾言适东野,聊以慰离索。

    摄齐甫升堂,开尊随命酌。

    芳鲜罗果羞,珍重如宿约。

    主客成五人,爽气涵秋岳。

    风生雄辩豪,舂容光焕发笑语狮。

    曲径行委蛇,幽亭恣盘礴。

    团团骈翠树,一一耀丹萼。

    葳蕤花四出,氤氲香遍达。

    方恨负清赏不料此行乐。

    有女娇娅姹,有子见头角。

    举醆竞属赏,此情尤不薄。

    英英晚节丛,芳意满篱落。

    载酒傥重来,应无爽宿诺。

* 关于五人的诗词 描写五人的诗词 带有五人的诗词 包含五人的古诗词(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