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者的古诗词(6首)

  • 1 《谏院题名记》 宋代·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

    嘉祐八年,刻於石。

    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呜呼!可不惧哉!

  • 2 《越州赵公救灾记》 宋代·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

    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

    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 2 《答端明王尚书见寄兼简景仁文裕二侍郎二首》 宋代·欧阳修

    日久都城车马喧,岂知风月属三贤。

    唱高谁敢投诗社,行处人争看地仙。

    酒面拨醅浮大白,舞腰催拍趁繁弦。

    与公等是休官者,方把锄犁学事田。

  • 3 《赠宣城麋明府》 唐代·杜荀鹤

    天下为官者,无君一轴诗。

    数联同我得,当代遇谁知。

    年齿吟将老,生涯说可悲。

    何当抛手板,邻隐过危时。

  • 4 《赠宣城麋明府》 唐代·杜荀鹤

    天下为官者,无君一轴诗。

    数联同我得,当代遇谁知。

    年齿吟将老,生涯说可悲。

    何当抛手板,邻隐过危时。

  • 5 《下第东归道中作》 唐代·杜荀鹤

    一回落第一宁亲,多是途中过却春。

    心火不销双鬓雪,眼泉难濯满衣尘。

    苦吟风月唯添病,遍识公卿未免贫。

    马壮金多有官者,荣归却笑读书人。

* 关于官者的诗词 描写官者的诗词 带有官者的诗词 包含官者的古诗词(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