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风的古诗词(43首)

  • 1 《偶作》 宋代·杨简

    儒风一变至于道,此是尧夫未识儒。

    除却儒风如更有,将驴骑了复求驴。

  • 2 《寄乔益公》 宋代·岳珂

    峨峨杰阁凌西清,高排云汉垂日星。

    千年福地开殊庭,绛节中一朝百灵。

    属车小儒风埃底,岁一周星陪豹尾。

    有眼示识奎壁寒,有脚未踏仙晨班。

    忽传天上凤衔诏,碧篆五云争焜燿。

    洞深紫府掣金铺,初日丹霞两相照。

    劫尘超出乘刚风,帝恩广大天九重。

    封词寄与小心风,额塌沙土输愚忠。

    今春转粟折冲府,赤手亲曾哺饥虎。

    十三万兵犹未补,秋来无地无冬防。

    颇闻宿师无见粮,要是倖安那可常。

    门生感恩感刻骨,本末亲尝究根窟。

    于今况是香火閒,讵敢搀越说侵官。

    四陲奏稿卷十二,中有医方方有意。

    刍荛思报无已时,原轸萧墙儆先备。

  • 3 《报师恩 俗瑞鹧鸪 继重阳韵》 元代·马钰

    弟兄雠解遇风仙。

    从此和同喜面圆。

    不习儒风不义手,便遵道教便擎拳。

    九主弱决救离於地,七祖起升得上天。

    更对师前当发誓,化人修善结

  • 4 《哭郑丈四首》 宋代·叶适

    道义秦城重,声名冀马空。

    河汾谈圣制,邹鲁振儒风

    有学堪经世,无官可效忠。

    浮云公岂计,吾道自怜穷。

  • 5 《挽王郎中五首》 宋代·陈淳

    壮岁登科甲,淹迟暮始通。

    闽中驰德政,灨上振儒风

    药石王宫训,权衡璧水功。

    俨然遗躅在,谁不悼思公。

  • 6 《送叶伯几之奉化》 宋代·林景熙

    亲携琴册出烟萝,海国儒风近若何。

    笔挟龙渊灵不尽,官邻雪窦冷偏多。

    诗书千载关经济,师友三年要琢磨。

    老去喜逢奎运转,送君犹拂旧冠峨。

  • 7 《邵武李公晦方子佳士也以其祖澹轩先生吕之行》 宋代·孙应时

    海内非无士,南中更有公。

    一门严礼范,十世笃儒风

    不遇心何愧,虽亡道未穷。

    芝兰今鼎盛,天必报阴功。

  • 8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宋代·方回

    儒风扫地久堪哀,谁与前朝养祸胎。

    真魏无牛乔郑寿,杜游不作董丁来。

    游魂葛岭人方醉,转盼陈桥业遽灰。

    赖是紫阳书尚在,不随迁鼎委蒿莱。

  • 9 《秋日临幸秘书省因成近体诗平处赐丞相史浩以》 宋代·宋孝宗

    玉轴牙签焕宝章,簪绅侍列映秋光。

    宴开芳阁儒风盛,坐对蓬山逸兴长。

    稽古右文惭菲德,礼贤下士法前王。

    欲臻至治观熙洽,更罄嘉谋为赞襄。

  • 10 《送杨刚中嘉定州教》 宋代·方回

    忽似登黄甲,元来本白丁。

    官清专学校,恩重感朝廷。

    侧听吴侬语,讙传蜀产灵。

    儒风嗣言偃,子细为谈经。

  • 11 《宣圣庙》 宋代·刘仲堪

    翼翼素王宫,夸倚高峰右。

    烟云覆幽邃,树石丛寄秀。

    丹青古冕服,赭垩新缔构。

    率土被儒风,九夷信何陋。

  • 12 《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宋代·韩元吉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持身严榘席,虑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诸儒风典型。

    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

  • 13 《咏华林书院》 宋代·杨亿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

    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

    俎豆儒风盛,埙箎乐韵谐。

    门闾双桂茂,编秩九流排。

    讲学搴纱幕,题诗挂粉牌。

    荀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

    红实州生橘,清阴世种槐。

    夜蟾穿户牖,晴瀑泻严崖。

    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

    横经定何日,凭此寄幽怀。

  • 14 《*心香 重阳分梨十化贪集卷上》 元代·王哲

    谑号王风。

    实有仙风。

    性通禅、释贯儒风

    清谈吐玉,落笔如风。

    解著长篇,挥短句,古诗风。

    斤运成风。

    鹏化抟风。

    恣云游、列御乘风。

    冬寒闭户,念见高风。

    更坐无炉,眠无被,任霜风。

  • 15 《驾幸太学》 宋代·刘奉世

    圣典重精及表章,旷仪亲举自宗庠。

    纵观桥拥浮云盖,侍问庭充振鹭行。

    首举儒风隆上国,光增帝业掩前王。

    太平荣遇惭多幸,重见歌虞起庙堂。

* 关于儒风的诗词 描写儒风的诗词 带有儒风的诗词 包含儒风的古诗词(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