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色的古诗词(84首)

  • 1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 论,终不能化。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 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

    此其大较也。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故待农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周书》 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 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故太公望 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繦至 而辐凑。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

    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 也。

    故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夷狄益甚。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此非空言也。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 之民乎!

  • 4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宋代·释智朋

    溪山虽异,云月是同。

    透脱声色,任自西东。

    十里西湖九里松。

  • 5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代·释印肃

    无明实性即佛位,心净还同佛土净。

    水鸟树林声色中,殊无毫发来争竞。

  • 6 《偈颂一百零四首》 宋代·释绍昙

    春山青,春水绿,鸟弄笙簧,梅飘香玉。

    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声色纯真岂容攒簇。

    听不足,观不足,一会灵山俨未分,断弦须是鸾胶续。

  • 7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代·释绍昙

    赤脚走红尘,全身入荒草。

    费了几精神,不若居山好。

    一坞闲云,千峰啼鸟。

    声色纯真,是非不到。

    堪悲堪笑寒山子,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 8 《临终偈》 宋代·释渊

    动静声色外,时人不肯对。

    世间出世间,毕竟使谁会。

  • 9 《百丈先令庆上座礼拜求颂》 宋代·释印肃

    西川庆上人,本来没弟兄。

    须知自性如空体,水月之中未解真。

    个事不传声色句,元来心法独灵明。

  • 10 《自挽(二首)》 明代·赵宜生

    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

    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

    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

    富贵随所望,贫贱随所以。

    布衣及蔬食,足充诸己。

    修短自由天,气化返为鬼。

    哭者何必哀,尔岂不然尔。

    田横有悲歌,秋风起蒿里。

  • 11 《西竺净长老请赞》 宋代·释心月

    色见声求,二俱不是。

    声色外,转没巴鼻。

    石火光中,掣电影里。

    要见石豀,且莫瞌睡。

  • 12 《和葺芷雪韵》 宋代·郑清之

    夸父逐日有余力,驱万白{鲵鱼换虫}飞练织。

    连天照耀作夜明,涌池培堆惊壤息。

    竹高已学枪头势,梅近犹能半面识。

    坡翁笑效六一体,八章联翩韵声色

    麻衣忽见蜉蝣阵,砚池观鱼来紫石。

    郑谷祗解瘦寒句,江上渔蓑正披得。

    何如囊锦生谷纹,兔园老笔阳春墨。

  • 13 《颂四宾主》 宋代·释印肃

    直下无君回避处,声色全彰第一义。

    取相凡夫承不知,顿悟圆音方了利。

  • 14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宋代·方蒙仲

    生涯冷淡乐者少,声色希夷见若无。

    洛下只知海棠会,岭南竞作荔枝图。

  • 15 《诗二首》 宋代·赵与时

    达人澄此心,肯为万法起。

    眼看声色尘,不直一杯水。

  • 16 《马郎妇赞》 宋代·释法薰

    声色纯真,见闻不碍。

    宴坐经行,得大自在。

    脚头脚底黑漫漫,又逐春风妇马郎。

  • 17 《偈二首》 宋代·释证悟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 关于声色的诗词 描写声色的诗词 带有声色的诗词 包含声色的古诗词(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