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以的古诗词(11首)

  • 1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

    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

    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

    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

    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

    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

    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

    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 5 《训俭示康》 宋代·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

    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 3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宋代·苏辙

    苍然涧下松,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

    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

    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

  • 4 《观七国吟》 宋代·邵雍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

    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

    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

    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 5 《苏养直书简帖赞》 宋代·岳珂

    其作字得东坡之骨,而加以平实。

    得山谷之体,而去其越轶。

    其应世接物得马少游之善,而持以插诎。

    故先生者施之长,居士者待其俦匹,兄之又所以示其亲且密。

    意厚词悉,情真制质。

    列之签帙,神采盆溢。

    虽不识者,亦将曰此隐君子之笔也。

  • 6 《延平次郑粹答田父词韵》 宋代·陈宓

    儿饥谁与哺,衣破谁与补。

    田家安乐时,尚有饥寒苦。

    况值久旱馀,十须逾缺五。

    加以疟鬼威,空庐倍贫窭。

    我适丁此时,期以报君父。

    人言灾害深,未知嗟近古。

    里闾十家聚,往往半理土。

    伊予忝刍牧,上恐负仁主。

    或妇失其夫,或子失其母。

    累累日就尽,公私窘捐瘠。

    此是政令乖,伊谁所自取。

    尝乞减十算,苍穹未蒙许。

    遂使强惭颜,缪称事摩抚。

    日冀天色寒,旧恙或可瘉。

    如何腊已至,未有雪花舞。

    明当自投劾,待罪听官府。

    赖有贤二车,殚心能活汝。

    万一得归田,终焉与樵侣。

    躬耕可足食,为酒祀考祖。

    庶几樗栎材,没齿远斤斧。

  • 7 《午阴坐清足轩》 宋代·董嗣杲

    云过秋天乱擘絮,风透秋窗遗剪刀。

    客衣难禁如此候,离家失侣徒呼号。

    肌骨癯然病易入,况复加以思虑劳。

    行来行往失神隽,蛰此何殊悬壁猱。

    莎底促织声更苦,唧唧唧唧声转高。

    阑槛谩尔寄清足,石阶半落埋蓬蒿。

    无人洗竹起荒翳,脆竿蠹叶缠薜荔。

    繁阴不密绝午梦,安得清风袭襟袂。

    摧残其来亦已久,心欲扶植茫无计。

    钩帘痴坐空搔首,直睨秋云割新霁。

    云卷云舒天自空,风生风止窗且闭。

    未暇冥搜清足吟,邻园老鹤传孤唳。

  • 8 《画报社鱼酒之会赠张作良》 现代·聂绀弩

    口中淡出鸟来无?寒夜壶浆马哈鱼。

    旨酒能尝斯醉矣,佳鱼信美况馋乎!

    早知画报人慷慨,加以荒原境特殊。

    君但重于一杯酒,我将全扫此盘馀。

  • 9 《辞东庙途中作》 宋代·曾丰

    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

    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

    草木惊秋意,松先挠客情。

    西风莫相恼,归计此回成。

  • 10 《与党评事》 唐代·元结

    自顾无功劳,一岁官再迁。

    跼身班次中,常窃愧耻焉。

    加以久荒浪,惛愚性颇全。

    未知在冠冕,不合无拘牵。

    勤强所不及,于人或未然。

    岂忘惠君子,恕之识见偏。

    且欲因我心,顺为理化先。

    彼云万物情,有愿随所便。

    爱君得自遂,令我空渊禅。

  • 11 《沁园春》 宋代·张辑

    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

    黄叔豹谓予居鄱,不应舍近取远,为更东泽。

    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

    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予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

    十年之间,习隐事业,略无可记,而江湖之号凡四迁。

    视人间朝除夕缴者,真可付一笑。

    对酒而为之歌曰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

    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

    一丝风里婵娟。

    爱月在沧波上下天。

    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篷窗睡起,茶灶疏烟。

    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

    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 关于加以的诗词 描写加以的诗词 带有加以的诗词 包含加以的古诗词(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