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壤的古诗词(12首)
1 《小石城山记》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6 《洗山》 宋代·晁说之
公事岂不猥,吾性自有适。
驩言春风物,洗山出怪石。
何幸此土壤,顽骜压空碧。
崭岩有天姿,畚锸不待力。
横如剑出泥,纵若月退蚀。
乃知凶谗辈,暂为忠良赋。
后皇德清明,万类各有职。
吾悲兹世人,因之聊叹息。
尝闻道人语,无垢法第一。
多谢读易者,洗心如玉璧。
7 《渔家傲·西土纹成东土壤》 宋代·可旻
西土纹成东土壤。
星飞一点千华界。
勿讶神魂生去快。
无遮碍。
乐邦只在同居内。
八德池深华又大。
跏趺端坐莲华载。
耳听法音心悟解。
低头拜。
从今跳出胞胎外。
8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宋代·戴表元
蚯蚓食土壤,蚩蚩何所为。
蜩蝉饮用露,蜕上高高枝。
卑高慕其仙,飘飖安可追,倘令智相及,无羡亦无悲
9 《登彭城楼》 宋代·吕定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夫坟前草树稠。
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
空余夜月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
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
10 《秋感(二首)》 明代·刘基
日白天青木叶凋,云山漫漫故乡遥。
石床坠露珠光动,碧砌幽花玉色销。
十载故人俱土壤,五更归梦负渔樵。
怀来忆往成惆怅,蔓草羁虫对寂寥。
11 《恭谒灵康祠下二首》 宋代·谢伋
婺女光分邻土壤,赤城标建绝纷埃。
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
屋上飞烟梧鼎熟,水边迎棹度船回。
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灵消祸灾。
12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五牧笛》 宋代·梅尧臣
牧人乐下牧,背骑吹短笛。
声穿吴云低,韵入楚梅的。
谁嗟苦调急,自与幽意寂。
应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
13 《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 宋代·姜特立
去去樯乌远,何时到汉东。
官期应岁腊,客路尚秋风。
大楚风声混,三苗土壤通。
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
14 《题金州西园九首·垣竹》 唐代·姚合
种竹爱庭际,亦以资玩赏。
穷秋雨萧条,但见墙垣长。
宣尼高数仞,固应非土壤。
15 《渔家傲》 宋代·可旻
息来。
西土纹成东土壤。
星飞一点千叶界。
勿讶神魂生去快。
无遮碍。
乐邦只在同居内。
八德池深华又大。
跏趺端坐莲华载。
耳听法音心悟解。
低头拜。
从今跳出胞胎外。
5 《寄冯著》 唐代·韦应物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
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
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
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
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