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光的古诗词(68首)
1 《望蓬莱 了蝉》 元代·马钰
秋蝉噪,声细又声长。
饮罢闻风声不困,声声都了显行藏。
使我起凄惶。
堪嗟叹,模样是蜣娘。
尚自超然蝉退去,为人宁忍昧三光。
急急养铅
2 《苏幕遮 赠京兆王小六郎》 元代·王哲
这仁人,忒伶俐。
问我修行,便出非常意。
怎奈时间家事累。
更有一般,妻子应难弃。
劝明公,休出离。
日*名香,谨把三光贵。
万事心怀方便起。
岁举时臻,也到云霞里。
3 《缘识》 宋代·宋太宗
栖真大道於南北,清净之间求爱力,坚持雅志穷诸识。
寻常如观在眼前,唯仰三光无蹔息。
忧念苍生不暇食,自挫周遮尝反侧。
4 《画堂春·云水王三悟悟》 元代·王哲
云水王三悟悟。
甘河镇、祖师遇遇。
元本灵明,便惺惺也,真个诗词做做。
丹药内中频顾顾。
逍遥处、三光觑觑。
全得当时害风风,真个神仙
5 《十报恩》 元代·马钰
山侗三愿报师恩。
锻炼灵胎在玉京。
铅汞烹煎先有验,虎龙交媾岂无声。
三光并秀超三味,五岳同峰出五行。
三五丹成真造化,自然云步访蓬
6 《逍遥咏》 宋代·宋太宗
非来非去亦非忙,所是凡为自短长。
专志比徒归一等,谁知礼度畏三光。
相传只要达真境,勿说辛勤却易伤。
授得道心皆语默,四时八节顺阴阳。
7 《苏幕遮 咏赠道友》 元代·王哲
善修文,能应举。
九转金丹,何不搜寻取。
若肯回头时暂觑。
两足轻狂,走入云霞步。
按三光,随师父。
别有一条,稳稳长生路。
自在逍遥开玉户。
好与王风,指日同归去。
8 《桃源忆故人 五台月长老来点茶》 元代·马钰
五台月老通三要。
便把三彭除剿。
运用三车皎皎。
般载三乘妙。
龙华三会心明晓。
顿觉三光并照。
个内三坛设醮。
自己三清了。
9 《满庭芳 和张飞卿殿试韵》 元代·马钰
七赴皇都,三经殿试,怎知炼气绵绵。
心猿休歇,意马罢强颠。
燕处申申快意,仗清净、固住灵源。
玄玄处,三光并秀,照耀洞中天。
劝君开觉悟,休驰才俊,听取余言。
有逍遥妙路,无说无传。
决烈一刀两段,绝缘虑、自是通玄。
真功就,留侯的裔,继踵作神仙。
10 《岳阳楼》 宋代·黄公度
后乐先忧记饱观,兹楼今始得凭栏。
吐吞五水波涛阔,出纳三光境界宽。
黄帝乐声喧广宙,湘君山影浸晴澜。
江山何独助张说,收拾清晖上笔端。
11 《五老峰》 宋代·孔武仲
峻叠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云将色共古,天与寿无穷。
突兀巅崖峭,骈罗面势雄。
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儿童。
杰立层霄际,曾经坏劫中。
梦龄应可锡,图写献尧宫。
12 《周祀五帝歌 黄帝云门舞》 南北朝·庾信
三光仪表正。
四气风云同。
戊已行初历。
黄钟始变宫。
平琮礼内镇。
阴管奏司中。
斋坛芝晔晔。
清野桂冯冯。
夕牢芬六鼎。
安歌韵八风。
神光乃超忽。
嘉气恒葱葱。
13 《神光灿》 元代·丘处机
修真门户,大道家风,长春境界无边。
秀气盈盈,闲里别有壶天。
天中自然快乐,运三光、日月周旋。
忘伎巧,任淳风坦坦,圣道平平。
一念还乡寂处,三宫罩、清灵万派归源。
浩浩神光,来去透骨绵绵。
行人顿除造作,待功成、指日登仙。
未行者。
向词中、明取一言。
14 《清心镜》 元代·马钰
菜重芥,果珍李。
悟生死之苦,懒穷文理。
薄滋味、远除色声,更倦看周礼。
聚三光,放三里。
认三髻,谈论清净表里。
气精神、三宝丹成,
15 《心月照云溪 继重阳韵》 元代·马钰
一心离俗,二气调和宝。
清净聚三光,四时花、五方运造。
断除六欲,不使七情牵,持八戒,九关通,十载功须到。
十年锻炼,九变金光草。
八脉总和匀,有七圣、六丁助道。
五行咄出,四假不中留,礼三清,成不二,一性投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