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界的古诗词(70首)
1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宋代·释印肃
镇长在,不是坐禅并体拜。
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2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宋代·释印肃
含法界,大地须弥藏一芥。
外道声闻永不传,究竟不如心自解。
3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宋代·释印肃
坏不坏,百练金刚充法界。
微尘不立似虚空,始得名为观自在。
4 《长芦夫和尚真赞》 宋代·黄庭坚
松枯竹瘦,是其岁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国士,庄严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万物,渊默雷吼,寂寥者之参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则惊僧繇而走巫咸也。
5 《清凉国师真赞》 宋代·黄庭坚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6 《通玄洞》 宋代·曹叔远
遨游倦听水声潺,却爱灵崖引憩间。
树拥倒晖穿嶂曲,风牵斜雨洒藤弯。
半袈裟裹须弥现,隙滹阿中法界宽。
为纳千僧浑不见,欲于此地扣禅关。
7 《次韵椿长老惠莲花扇》 宋代·陈著
莲花法界走舆台,两扇香风为我开。
藜藿皮毛消不尽,若为囘向我如来。
8 《游华藏寺》 宋代·强至
我今作邑水云乡,一到犹疑换俗肠。
况在尘区正纷汩,乍来法界得清凉。
松筠锁雾姿逾秀,楼阁摩霄势欲翔。
更即高僧叩空理,功名富贵尽毫芒。
9 《赠相士岳鬼眼》 宋代·白玉蟾
眉峰肩井额陂陀,此相曾经鬼眼过。
知有命存聊尔耳,谓无天定盍如何。
十常九事未如意,一满三停属甚科。
佛说我身周法界,恐君莫是烁迦罗。
10 《上后溪刘阁学》 宋代·程公许
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卷这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於法界。
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
祗园食饱洗钵坐,何曾有意一场话。
空生强起鉴太虚,立字安名为般若。
三十二相不可著,况有卵胎并湿化。
要知人与法俱空,何须到岸筏方舍。
双林大士更周庶,来对萧翁间拍报。
于今唱颂四十九,同此经传四天下。
稽首后溪老尊宿,第一义谛最深解。
以宿誓愿悲济心,具坚固力清净戒。
父子孙曾一道场,良窳精粗大炉冶。
彩衣堂上春融融,后先十日{奭斗}寿斝。
耆龄天为开九帙,后学心知宗大雅。
吾亲千里勤劬,授我轴书字端楷。
金银绚烂满云蓝,是不诳语真语者。
鬼神秘护知几年,持以寿翁翁勿诧。
愿翁觉性日圆明,愿翁眉寿备纯虾。
如金刚体不可坏,以大方便福朝野。
11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代·释印肃
诸行无常一切空,一切空处合元宗。
如如莫作身边见,法界无他一性同。
12 《金刚随机无尽颂·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宋代·释印肃
有解却成非,犹未尽离微。
一体含法界,无知无不知。
13 《减字木兰花·逍遥自在》 元代·谭处端
逍遥自在。
去去来来无挂碍。
一片灵空。
处处圆明无不通。
无分内外。
莹彻周沙含法界。
遍照无私。
明月高穹秋夜时。
14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代·释正觉
宿雨洗去山面尘,东君料理山家春。
浩劫壶中勿新岁,枯木岩前有古人。
寒暑不到以法界为处,齿发不老以虚空为身。
坐间默有相传意,川上乾无逝去津。
15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代·释正觉
生灭夤缘不著人,一年才尽又逢春。
森罗借得为他用,法界浑仓是我身。
不受杂毒,自然纯真。
拈却千差亡彼此,打成一片没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