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者的古诗词(31首)

  • 1 《喜雨亭记》 宋代·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 5 《恨赋》 南北朝·江淹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

    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

    雄图既溢,武力未毕。

    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

    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

    薄暮心动,昧旦神兴。

    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

    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

    拔剑击柱,吊影惭魂。

    情往上郡,心留雁门。

    裂帛系书,誓还汉恩。

    朝露溘至,握手何言?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摇风忽起,白日西匿。

    陇雁少飞,代云寡色。

    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

    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左对孺人,顾弄稚子。

    脱略公卿,跌宕文史。

    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

    浊醪夕引,素琴晨张。

    秋日萧索,浮云无光。

    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

    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

    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

    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

    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

    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 4 《野庙碑》 唐代·陆龟蒙

    碑者,悲也。

    古者悬而窆,用木。

    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

    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

    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晰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

    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

    左右老木,攒植森拱,萝茑翳于上,鸱鸮室其间。

    车马徒隶,丛杂怪状。

    甿作之,甿怖之,走畏恐后。

    大者椎牛;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

    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

    不朝懈怠,祸亦随作,耄孺畜牧栗栗然。

    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虽然,若以古言之,则戾;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何者?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良于生人。

    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灾捍患者为比,是戾于古也明矣。

    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

    解民之悬,清民之暍,未尝怵于胸中。

    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

    此乃缨弁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故曰: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既而为诗,以纪其末: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享也,孰云其非!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

  • 3 《谏院题名记》 宋代·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

    嘉祐八年,刻於石。

    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呜呼!可不惧哉!

  • 2 《里革断罟匡君》 先秦·佚名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

    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

    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

    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

    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

    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

    ”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 4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晁公溯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

    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

    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

    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 5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宋代·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

    齐人谋莒本秘诡,登楼密语不敢指。

    两唇含合不哆侈,见者能知岂徒尔。

    后人学疏忽源委,传会流俗兼下里。

    庚长吴人记前史,郢永遂令齐亥豕。

    少知长老习步跬,红绿谁能辨朱紫。

    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或掩耳。

    我年六十老书几,仿佛声形多取似。

    目前趋过或但已,翻覆讨论徒累累。

    方侯大梁旧冠履,结发儒衣长槐市,发愤编摩贪寸晷。

    索摘真能穷骨髓,持以告人遭诋毁。

    方侯持心直如矢,尊吾所闻宁转徙,若不我从知已矣。

    我留龟溪同梵庋,膻莸偶幸亲兰芷。

    时论古意自鞭棰,不觉此心思奋起。

    乃知古学惟审是,晚乃纷纭听华绮。

    考永声律究终始,纵不有疑心固喜。

    要好谁云不传纸,革误锄疑云糠秕。

    欲障东流归海水,识路直须行不已,靖节琴中有宫徵。

  • 6 《偈》 宋代·释智月

    祝圣绍,续祖灯,只如祖灯作么生。

    续不见古者道,六街钟鼓响咚咚,即处铺金世界中。

  • 7 《居原塔》 宋代·苏辙

    屈原遗宅秭归山,南宾古者巴子国。

    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

    浮图高绝谁所为,原死岂复待汝力。

    临江漮慨心自明,南访重华讼孤直。

    世人不知徒悲伤,强为筑土高岌岌。

  • 8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 宋代·梅尧臣

    古者二千石,高车驾青骊。

    车前陈曲盖,车後建朱旗。

    金鼓鸣两傍,壶浆拥通逵。

    所以重威惠,所仰抚惸嫠。

    景亳实钜屏,往俾国相之。

    国相称疾还,正值民阻饥。

    朝廷急恤养,选守莫与宜。

    君尝曲海陵,政绩为众推。

    今授辄辞命,大夫多飞绥。

    屡上不得请,饬驭俄轻齎。

    既体尧舜仁,又答稷禼知。

    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郊原枣已剥,场圃黍可治。

    必期宽赋敛,无乃息疲羸。

    何当过苦县,肯暇观旧碑。

  • 9 《次韵竹溪中书重修县橘二首》 宋代·刘克庄

    古者役人常以冬,据经端自紫薇公。

    杠舆梁涉犹徒步,龟筮民从见大同。

    不假洛阳抱桥蛎,宛如震泽卧波虹。

    春江浩渺风涛急,方待先生济不通。

  • 10 《逆旅行》 宋代·陆游

    古者谓死为归人,此身未死均是客。

    家为逆旅身在途,久寓遽归初不择。

    逆旅相看随薄厚,非意相干宁足责?世间何处无溪山,得酒尽醉当堕帻。

    傍观嘲诮亦其宜,东海定非蠡可测。

  • 11 《刘行简书简帖赞》 宋代·岳珂

    以劲笔力,作往来帖。

    婉有余妍,庄不可狎。

    古者文武,初非二流。

    系於卿士,予其从周。

  • 12 《言志》 宋代·释文珦

    穷居虽寂寥,苦节谅难改。

    青青山上薇,朝莫犹可采。

    薇尽而长饥,饿死亦无悔。

    古者夷与齐,清风弥亿载。

  • 13 《老学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弥月不止》 宋代·陆游

    古者封禅岁,乾封辄枯旱;不言绝民食,徒欲晒日观。

    我今作小山,才及仞有半,下瀦数斗水,草木稍葱蒨。

    蕞尔何足言,造物亦幽赞。

    冥冥一月雨,阴翳迷昏旦。

    芳草争抽萌,珍木亦擢干。

    龟鱼出复没,鸟雀聚仍散。

    彼天初何私,遗我耳目玩,遂令闾巷间,日厌鹁鸪唤。

    淖深樵苏绝,有米不能爨。

    为小乃害大,未可以理断。

    忧惧塞胸中,当食屡兴叹。

    培塿固易平,荷锸媿吾懦。

* 关于古者的诗词 描写古者的诗词 带有古者的诗词 包含古者的古诗词(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