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

更无人望青山立,空有帆冲夜色来。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

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译文:《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江上车声落日催,

湍湍红尘起似雷。

看不见人望青山立,

只有帆冲向夜回。

沙鸟飞去如云钟,

汀花雨中似火光。

可怜潇洒鸱夷子,

离开船只再无返。

诗意:诗人用春晚桐江上的景色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又动荡的画面。江上车声与夕阳的催促形成了人们纷乱而忙碌的场面,仿佛是悬挂在空中的红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周围没有人看望这边挺立着的青山,只有一艘船顶着夜色向前驶去。沙鸟飞离的身影如同云钟外的钟声,汀花在雨中如火般绽放。最后,诗人以潇洒的鸱夷子为比喻,形容离开船只的人再也不会回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寂寞和别离的情感。江上车声和红尘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繁忙而喧嚣,寓意现实生活中的繁忙与嘈杂。然而,在这种繁忙中,诗人却感到孤独和遗憾,因为周围没有人欣赏到他所看到的美景。最后,诗人用鸱夷子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离开这个场景后再也不会回来的意思,给人一种别离之情。整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充满着离别和无法挽回的情感的场景,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留恋。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落日青山可怜散发扁舟潇洒夜色不回上车鸱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