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书所见

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

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

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

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舟行书所见

《舟行书所见》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舟行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行舟途中所见景物的感慨和思索。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津木始凋霜,

溪梅已飘素。

河山自殊方,

景物宛如故。

悠悠川陆行,

日日年华度。

迁客未停舟,

江烟欲成暮。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首句“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通过描写木叶凋零和梅花凋谢的景象,表达了秋天的来临和季节的更替,暗示了时光的不可逆转。第二句“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表达了无论舟行何处,河山景物始终如故,暗示着自然界的恒定和永恒。接下来的几句“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则表达了诗人作为迁徙的旅人,日复一日地度过光阴,舟行未停,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的景物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忧伤之情。诗人以朴素的语言和景物的描绘,唤起读者对生命短暂和人事变迁的共鸣,引发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舟行书所见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河山年华殊方景物飘素欲成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