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翁灵舒冬日书事三首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梅远误春花。

贫喜田新长,吟令鬓已华。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

作者简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三首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三首》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梅远误春花。

贫喜田新长,吟令鬓已华。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

诗意:

这首诗词以冬日书写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冬日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诗中通过描写石缝敲冰水煮茶、梅花开得晚、贫穷却喜欢看庄稼生长、城中寻找小屋等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冬日的冷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赏析:

1. 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象,石缝敲冰水煮茶,展现了冷寒的环境和作者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2. 诗人用梅花迟开来比喻自己思念闰月(农历闰月)的情怀,以及对春天花朵的期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思考。

3. 诗中的贫穷并没有带来消极情绪,反而引发了作者对庄稼生长的欢喜之情,显示了他对自然和农田的热爱。

4. 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不满,欲望追求简朴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和追求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冷寂与希望,生活的困苦与对理想的追求。作者通过对自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活变迁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简朴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现了徐照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典型的宋代诗词特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冰水石缝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