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诗词(37首)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 《洛神赋》 魏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 5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编 一作:名在)

  • 6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 5 《七哀》 魏晋·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3 《七哀诗》 魏晋·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3 《杂诗七首·其一》 魏晋·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 4 《赠白马王彪·并序》 魏晋·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衡轭 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

    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

    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

    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 6 《野田黄雀行》 魏晋·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 5 《名都篇》 魏晋·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 5 《杂诗七首·其四》 魏晋·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 5 《铜雀台赋》 魏晋·曹植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三国志》版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 2 《美女篇》 魏晋·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 5 《箜篌引/野田黄雀行》 魏晋·曹植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 4 《杂诗七首》 魏晋·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余尺,临牖yǒu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jī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 2 《薤露》 魏晋·曹植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