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诗词(2414首)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16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宋代·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 19 《千秋岁·苑边花外》 宋代·黄庭坚

    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

    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

    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 18 《满庭芳·茶》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 19 《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 19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宋代·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 20 《寄贺方回》 宋代·黄庭坚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 20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宋代·黄庭坚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 19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宋代·黄庭坚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

    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 19 《书摩崖碑后》 宋代·黄庭坚

    春风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 19 《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20 《牧童诗》 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19 《鄂州南楼书事》 宋代·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 18 《书幽芳亭记》 宋代·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

    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

    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

    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 21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宋代·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 18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代·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