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诗词(317首)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1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6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6 《李凭箜篌引》 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3 《将进酒》 唐代·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 5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代·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 4 《李凭箜篌引》 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3 《美人梳头歌》 唐代·李贺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

    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 2 《牡丹种曲》 唐代·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 2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4 《梦天》 唐代·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5 《苦昼短》 唐代·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 2 《致酒行》 唐代·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拿云 一作:拂云 / 擎云)

  • 4 《南园十三首》 唐代·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其一)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其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其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其六)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其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其八)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其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其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其十二)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其十三)

  • 6 《苏小小墓》 唐代·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 4 《老夫采玉歌》 唐代·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