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的诗词(520首)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 16 《扇子诗》 宋代·李石

    江海翱翔地,舟行岸自移。

    无心波浪里,鸥鸟不须疑。

  • 17 《扇子诗》 宋代·李石

    月波半浸杨柳,谷雨初匀牡丹。

    夜酒只堪允酌,春罗不耐轻寒。

  • 18 《扇子诗》 宋代·李石

    师资为学之规,朋友为学之劝。

    说与润屋千金,何似传家万卷。

  • 19 《扇子诗》 宋代·李石

    引手折纖枝,月边簪玉儿。

    好与一杯酒,酒香知是谁。

  • 20 《扇子诗》 宋代·李石

    清凉谷里苾蒭僧,猛火丛中续佛灯。

    车马鹿羊随大小,不知何处是三乘。

  • 21 《谢王公才惠资阳梨二首》 宋代·李石

    老火丹田热欲吹,不妨水雪重提携。

    金多不用千头橘,刀害无嫌三藏梨。

  • 22 《谢王公才惠资阳梨二首》 宋代·李石

    满盘水玉岂虚投,落笔琼琚未易酬。

    欲写霜柑三百颗,更寻火枣八千秋。

  • 23 《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 宋代·李石

    颡马非才具,蜗牛惜弊庐。

    风时甘伏枕,风雨阻来车。

    药裹衣巾内,梅花酒盏疏。

    江湖慰寂寞,一纸故人书。

  • 24 《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 宋代·李石

    取士平轩鉴,吾儿死布衣。

    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

    推挽无遗力,挤排已觉非。

    存亡佩陈谊,舍此更谁归。

  • 25 《骤雨》 宋代·李石

    荒风吼其间,大雷击其后。

    人言黄昏雨,此意无乃骤。

    飘飘岂恶声,侧耳听檐溜。

    一睡喜暂凉,破窗落星宿。

    明朝看东方,老火已复昼。

    起行视畦陇,微露泫深秀。

    枯沟涩不流,焦块濡未透。

    看看岁云秋,槁死念谁救。

    滥兴桑羊诛,妄使土龙鬭。

    彼巫乃诬尔,拜舞杂符呪。

    举头亦茫茫,万一幸天漏。

    云行则雨施,坎画自羲后。

    为霖有真源,中路困坑窦。

    眼前苍狗姿,津润岂能漱。

    何当卷江海,九万广天覆。

    有祷恐未迟,帝阍吾欲叩。

  • 26 《长松奉寄郑察院》 宋代·李石

    汉使西来雪瘴深,龙蛇窟宅费披寻。

    只知筇竹通中国,何似长似种上林。

    槐省衔杯蒙旧识,枫庭蹑履听归音。

    昔人九折回东地,笑我何由慰母心。

  • 27 《次韵何景山爱山亭》 宋代·李石

    好山在楼头,行人在楼下。

    爱山乃贵名,过者岂易假。

    而况主与客,君漫我亦且。

    九峰紫阁间,可玩不可把。

    岚光接云气,溜溜溢杯斚。

    兹山于吾人,傥有一日雅。

    从今两舍地,时复枉车马。

    何必沧洲图,醉语剩挥写。

  • 28 《次韵何思召求中江县学额》 宋代·李石

    九州多士各有贡,大小之物随土宜。

    养材学校此其本,背本逐末宁不悲。

    偏将土木奉释老,尽室奔走愚无知。

    君子居乡有宓贱,小人愿学如樊迟。

    圣门二者今战胜,文星不用天盘推。

    一朝化出孔子庙,唾手如有神明司。

    文翁以来节度府,羽翼此邑天西维。

    春秋俎豆列二祀,昼夜几砚严十师。

    荀卿许从异户入,子贡只得肩墙窥。

    我生一官五讲席,所至冻誉栖寒枝。

    自从上庠吏外学,行德自谓心无欺。

    眼看旄头拂紫彗,左文右武今何时。

    涂侯居乡足领袖,金橐相与倾其私。

    自闻盛事喜欲舞,出力敢后吾人期。

    黄庭细书不足道,笼鹅尚可寻羲之。

    澹台斩龙由搏虎,书成有似二子为。

    高山仰止不无意,鹏翼九万云天垂。

  • 29 《次韵贾文学见赠》 宋代·李石

    方舟不似逆风船,船上烧香稳坐禅。

    五鼓紞如随鸟动,一春老矣学蚕眠。

    黄梅半熟雨不止,白发也应天见怜。

    赖有比隣贾诗老,醉中相对耸诗肩。

  • 30 《次韵宇文守携酒相访》 宋代·李石

    天雷裂山崖,骤雨翻盆盎。

    田亩怀政最,草木知治状。

    使君富经术,暂屈乘一障。

    黄堂燕清香,比屋醉春酿。

    文章出指授,学校均幼壮。

    独我困樊笼,老矣神不王。

    寻医诗未免,勉力追绝唱。

    滔滔原夫辈,感此舍人样。

    旌旗出幽扉,俎豆忽迂访。

    小摘情益亲,村舂未忍相。

    蜀叟初不识,汉墨拜奇贶。

    从今门张罗,一任台无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