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诗词(2123首)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1 《黄州快哉亭记》 宋代·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 7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5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代·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 3 《怀渑池寄子瞻兄》 宋代·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 4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宋代·苏辙

    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

    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

    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 5 《同迟赋千叶牡丹》 宋代·苏辙

    未换中庭三尺土,漫种数丛千叶花。

    造物不违遗老意,一枝颇似洛人家。

    名园不放寻芳客,陋巷希闻载酒车。

    未忍画瓶修佛供,清樽酌尽试山茶。

  • 6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 宋代·苏辙

    懒思久废诗,病肠不堪酒。

    强颜水石间,滥迹宾主後。

    不知白浪翻,但怪青山走。

    莫随使车尘,岂畏严城斗。

  • 7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 宋代·苏辙

    春田不雨忧无麦,入囷得半犹足食。

    伏中一晒不可缓,旱田苍耳犹难得。

    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

    外孙读书旧有功,吾言七字传祖风。

    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馋且慵。

    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赫愧邻里。

    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

    食前方丈我所无,烝饼十字或有诸。

    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

  • 8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宋代·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 9 《洗竹》 宋代·苏辙

    寒甚南轩竹半黄,晚抽旱笋杂榛荒。

    不嫌毒手千竿尽,稍放清风八月凉。

    短簪只堪除粪壤,新萌会看伏牛羊。

    扶持造化须人力,早听人言布麦糠。

  • 10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宋代·苏辙

    细竹寒花出短{上四下离},故山耕耒手曾持。

    宦游暂比凫鷖集,归计长遭句偻欺。

    歌舞梦回空历记,友朋飞去自难縻。

    悠悠後会须经岁,冉冉霜髭渐满颐。

  • 11 《戏题菊花》 宋代·苏辙

    春初种菊助盘蔬,秋晚开花插酒壼。

    微物不多分地力,终年乃尔任人须。

    天随匕箸几时辍,彭泽樽罍未遽无。

    更拟食根花落後,一依本草太伤渠。

  • 12 《夏至後得雨》 宋代·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 13 《谢任亮教授送千叶牡丹》 宋代·苏辙

    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疑洛南。

    乱剥浮苞任狼籍,并偷春色恣醺酣。

    香穠得露久弥馥,头重迎风似不堪。

    居士谁知已离畏,金盘剪送病中庵。

  • 14 《谢张安道惠马》 宋代·苏辙

    从事年来鬓似蓬,破车倦仆众人中。

    作诗仅比穷张籍,得马还从老晋公。

    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

    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駸駸两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