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无咎的诗词(178首)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1 《柳梢青·茅舍疏篱》 宋代·杨无咎

    茅舍疏篱。

    半飘残雪,斜卧低枝。

    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

    宁宁伫立移时。

    判瘦损、无妨为伊。

    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

  • 6 《蝶恋花·端正纤柔如玉削》 宋代·杨无咎

    端正纤柔如玉削。

    窄袜宫鞋,暖衬吴绫薄。

    掌上细看才半搦。

    巧偷强夺尝春酌。

    稳称身材轻绰约。

    微步盈盈,未怕香尘觉。

    试问更谁如样脚。

    除非借与嫦娥著。

  • 7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宋代·杨无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

    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 6 《忆秦娥》 宋代·杨无咎

    情难足。

    不堪黄帽催行速。

    催行速。

    扁舟一叶,别愁千斛。

    津亭送客惊相嘱。

    举杯欲唱眉先蹙。

    眉先蹙。

    背人掩面,不能终曲。

  • 7 《望江南》 宋代·杨无咎

    钟陵好,和气满江城。

    忆昨旌麾初至止,到今政令只宽平。

    仍岁兆丰登。

    称庆旦,遐迩一般情。

    共信我公跻寿考,从来阴德被生灵。

    襦衤夸听欢声。

  • 8 《雨中花令》 宋代·杨无咎

    堪惆怅红尘千里。

    恨死拨、浮名浮利。

    欠我温存,少伊撋就,两处悬悬地。

    拟待归来伏不是。

    更与问、孤眠子细。

    月照纱窗,晓灯残梦,可日煞恶滋味。

  • 3 《雨中花令》 宋代·杨无咎

    早已是花魁柳冠。

    更绝唱、不容同伴。

    画鼓低敲,红牙随应,著个人勾唤。

    慢引莺喉千样转。

    听过处、几多娇怨。

    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

  • 4 《雨中花令》 宋代·杨无咎

    原来是云温雨润。

    诮不解、佯嗔偷闷。

    倾坐精神,堪人情性,眉际生春晕。

    语带京华清更韵。

    听娅姹、莺喉娇稳。

    别后相思,心头欲见,觅个灯花信。

  • 5 《夜行船(白玉)》 宋代·杨无咎

    不假铅华嫌太白。

    玉搓成、体柔腰搦。

    明月堂深,莲花杯软,情重自斟琼液。

    寄语D06CBC7C休并色。

    信秦城、未教轻易。

    绛阙楼成,蓝桥药就,好吹箫共乘鸾翼。

  • 6 《夜行船(吕倩)》 宋代·杨无咎

    醉袖轻拢檀板转□。

    听声声□、晓莺初啭。

    花落江南,柳青客舍,多少旧愁新怨。

    我也寻常听见惯。

    浑不似、这翻撩乱。

    调少情多,语娇声咽,曲与寸肠俱断。

  • 7 《夜行船(周三五)》 宋代·杨无咎

    宝髻双垂烟一缕。

    年纪小、未周三五。

    压一精神,出群标格,偏向众中翘楚。

    记得谯门初见处。

    禁不定、乱魂飞去。

    掌托鞋儿,肩拖裙子,悔不做、闲男女。

  • 8 《夜行船》 宋代·杨无咎

    怪被东风相误。

    落轻帆、暂停烟渚。

    桐树阴森,茅檐潇洒,元是那回来处。

    相与狂朋沽绿醑。

    听胡姬、隔窗言语。

    我既痴迷,君还留恋,明日慢移船去。

  • 9 《夜行船》 宋代·杨无咎

    夹岸绮罗欢聚。

    看喧喧、彩舟来去。

    晴放湖光,雨添山色,谁识总相宜处。

    输与骚人知胜趣。

    醉临流、戏评坡句。

    若把西湖比西子,这东湖、似东邻女。

  • 10 《两同心》 宋代·杨无咎

    行看不足。

    坐看不足。

    柳条短、斜倚春风,海棠睡、醉欹红玉。

    清堪掬。

    桃李漫山,真成粗俗。

    遥夜几番相属。

    暗魂飞逐。

    深酌酒、低唱新声,密传意、解回娇目。

    知谁福。

    得似风流,可伊心曲。

  • 5 《两同心》 宋代·杨无咎

    秋水明眸、翠螺堆发、却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尘生罗袜。

    芳心发。

    分付春风,恰当时节。

    渐解愁花怨月。

    忒贪娇劣。

    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

    相思切。

    不见须臾,可堪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