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的诗词(25首)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1 《满井游记》 明代·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 7 《徐文长传》 明代·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

    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

    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

    ”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

    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

    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

    ”皆曰:“如命。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

    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

    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

    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

    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

    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阳和力解,乃得出。

    既出,倔强如初。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

    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篑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独身未贵耳。

    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 5 《虎丘记》 明代·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 5 《和江进之杂咏四首》 明代·袁宏道

    山亭处处挈胡床,不独游忙睡亦忙。

    官况易消如暴水,痴儿难长似黄杨。

    岩花盛日求长假,石榻开时见古方。

    掷却儒绅与巾子,添将冰水注茶汤。

    ¤

  • 6 《和江进之杂咏四首》 明代·袁宏道

    盆池清浅薄苔封,弱竹丛丛个影重。

    残帙有芸犹被蠹,空阑无蕊亦招蜂。

    西山郁郁蓁蓁气,讲阁朝朝暮暮钟。

    箬叶数筐书尺五,茶新寄自吴侬。

    ¤

  • 7 《和江进之杂咏四首》 明代·袁宏道

    藤叶常悬四五葩,闲随方罫过邻家。

    西厢托疾东厢假,南寺听经北寺茶。

    蝶老花阑如倦客,天清云薄似飞纱。

    姬衫典尽瓶犹馁,学把缗钱托画叉。

    ¤

  • 8 《和江进之杂咏四首》 明代·袁宏道

    六尺莎阶九尺庐,玄毫白楮任生疏。

    花前屡泛摈愁酒,架上聊存引睡书。

    蕲细竹纹如浪滑,吴绡寒纬似云舒。

    幽窗一枕腾腾去,炼佛求仙事总虚。

  • 9 《西泠桥》 明代·袁宏道

    西泠桥,水长在。

    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昨日树头花,今日陌上土。

    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 10 《横塘渡》 明代·袁宏道

    横塘渡,临水步。

    郎西来,妾东去。

    妾非倡家女,红楼大姓妇。

    吹花误唾郎,感郎千金顾。

    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

    认取辛夷花,莫过杨梅树。

  • 11 《竹枝词》 明代·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青风。

    自从貂虎横行后,十室金钱九室空。

  • 12 《文殊台》 明代·袁宏道

    芙蓉万尺花如铁,秋窗尽洒红霞屑。

    螺顶仙人骑杖来,天衣晓带雪山雪。

    帝遣神丁量海洗,绣锷斑裬生增砥。

    一萍吹作浔阳城,半匕疏为九江水。

    高青直上一万重,绿瞳失启金泥封。

  • 13 《桃花雨》 明代·袁宏道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

    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 14 《拟宫词七首》 明代·袁宏道

    玉殿莲筹夜未央,内人传旨出昭阳。

    朝来刚赴西宫约,莫遣经筵进讲章。

  • 15 《拟宫词七首》 明代·袁宏道

    宜春苑里日初斜,三百妖童校丽华。

    韎戎衣朱鬛马,不知若个是官

  • 16 《拟宫词七首》 明代·袁宏道

    百子池头九子萍,美人双照月棱青。

    宫槐叶落春如水,诵得《莲花》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