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诗词(21首)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16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清代·曾国藩

    薇阁藤厅淡淡红,多君翔步五云中。

    良缘彩凤双飞翼,慧业灵犀一点通。

    典郡四旬书上考,阖门八口祀昭忠。

    灾祥谁识天公意,休向西风泣路穷。

  • 17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清代·曾国藩

    由来忠孝易通神,优利华丞识后身。

    石拦海枯终有尽,生天成佛岂无人。

    关河度情空萧瑟,形影陶潜孰主宾?鸡犬全家存帝所,淮南生计未全贫。

  • 18 《柴关岭雪》 清代·曾国藩

    我行度柴关,山关惊我马。

    密雪方未阑,飞花浩如泻。

    万岭堆水银,乾坤一大冶。

    走兽交横奔,冻禽窜荒野。

    挥手舞岩巅,吾生此潇洒。

    忽忆少年时,牵狗从猪者。

    射虎层冰中,穷追绝壁下。

    几岁驰虚名,业多用逾寡。

    久逸筋力颓,回头泪盈把。

  • 19 《留侯庙》 清代·曾国藩

    小智徇声荣,达人志江海。

    咄咄张子房,身名大自在。

    信美齐与梁,几人饱胔醢。

    留邑兹岩疆,亮无怀璧罪。

    国仇亦已偿,不退当何待!郁郁紫柏山,英风渺千载。

    遗踪今则无,仙者岂无给!朅来瞻庙庭,万山雪皠皠。

  • 20 《贺新郎 题钱楞仙同年玉堂归娶图二首》 清代·曾国藩

    艳福如斯也!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

    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

    看此去雕鞍宝马。

    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

    好花样,互相借。

    淋漓史笔珊瑚架。

    说催妆,新诗绮语,凡人传写,才子风流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

    当记取初三月夜。

    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

    属郎语,声须下。

  • 21 《曾国藩诫子书》 清代·曾国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

    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