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翌的诗词(362首)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1 《游玉泉》 宋代·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 2 《游玉泉》 宋代·朱翌

    款段寻山不著鞭,每逢佳处且周旋。

    生无一字夸金谷,喜与诸公会玉泉。

    雷转正喧三级浪,绅垂直自九重天。

    有能庚伏留终日,大胜朝堂食万钱。

  • 3 《游月岩诗》 宋代·朱翌

    赫日方正中,忽见第二月。

    老木盘硬枝,扶疏真桂叶。

    烟云成显晦,弦望靡盈阙。

    初无大小余,可以历没灭。

    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侧。

    却笑天上轮,昼夜不停辙。

  • 4 《游紫微洞》 宋代·朱翌

    堂堂胜境久潜幽,经始耡荒用我谋。

    日照洞门开户牖,霜飞暑路索衣裘。

    鞭笞鸾凤天将近,弹压山川酒不休。

    大费骚人题品力,薜萝俱挽入雕锼。

  • 5 《輶归自五羊得承可旧诗一编书其后》 宋代·朱翌

    君不见香山居士居洛阳。

    远借五寺收文章。

    又不见巢父诗卷何所藏,留之天地同久长。

    铸金琢石非不强,金流石泐不可防。

    以人传人策甚良,世人雇未知其方。

    我昔宦游凌大江,年少从君璧一双。

    胜时一咏同一觞,颇亦自愧抢榆枋。

    劫火不肯留青囊,日往月来心不忘。

    大儿南归自五羊,袖中乃有万丈光。

    伏而读之喜量,重到虎踞龙盘乡。

    今年贡舶早放洋,明珠大贝光溢箱。

    答赐不敢烦吾皇,原得君诗归献王。

  • 6 《有惠新酱及酒者》 宋代·朱翌

    拾遗久住浣花桥,生理谁能济一毫。

    携酱藉糟来过我,故人惟有孟仓曹。

  • 7 《有惠曾公逍遥楼字者》 宋代·朱翌

    蒲孤今灰烬,兹楼亦草莱。

    如何三字大,却到百蛮开。

    屋漏真能尔,霜严可畏哉。

    置之当座右,亲手拂尘埃。

  • 8 《予居曲江五年今岁又暮慨然有感》 宋代·朱翌

    坐对研旁峰,卧阅屏上山。

    一事不挂心,万病方穷源。

    吾君礼南郊,吾母望北还。

    一岁几得书,五年阙问安。

    是自取之乐,尚复何所言。

    手种庭下梅,花开聊喜欢。

    系日既无术,缩地良独难。

  • 9 《与郭侯饮园中》 宋代·朱翌

    稼李晨兴着缟裙,酴醾首出上瑶簪。

    此时老子兴不浅,旦日将军幸早临。

    敌手对棋消昼永,中心闻射隔墙阴。

    春生夜瓮蓬莱绿,酌我无多劝客深。

  • 10 《与郭令步至城下见田间稻身已可插慨然有感示》 宋代·朱翌

    端居倦来往,春去谁与娱。

    眷眷头升米,悠悠东南都。

    薄暮喜穿履,同游又吾徙。

    念昔始经此,污邪祝满车。

    及今几何日,立苗还欲疏。

    怀新舞翠剡,生意蔚以舒。

    吾生将安之,土偶之与俱。

    清夜梦乡曲,未觉田园芜。

    他时招子归,把锄春雨余。

  • 11 《雨后登城上亭》 宋代·朱翌

    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

    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原丐少休之。

    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

    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 12 《园中即事》 宋代·朱翌

    出山道士在家僧,晚诵儒书早佛经。

    灰尽此心犹木偶,扫除往事送刍灵。

    花边过客蜂旁午,溪上良时鹭适丁。

    一到菊坡分品目,玉盘盂可次金铃。

  • 13 《园中开牡丹一枝》 宋代·朱翌

    天下花王都洛京,清明寒食走香軿。

    东君欲表南来意,一朵荐然尚黄型。

  • 14 《园中示客》 宋代·朱翌

    风急梳松堕碧钗,雨多及榻长青苔。

    趁虚阿段阿稽去,挟册宗文宗武来。

    不用张罗知寂寞,恐妨飞鸟乐徘徊。

    侵寻老矣成何事,一日华严一卷开。

  • 15 《约郑公绩出城》 宋代·朱翌

    颇厌低头看文字,似曾有约到南山。

    稍回妍暖日自喜,扫尽积阴天解颜。

    便合与君联骑出,更谁如我两人闲。

    相逢莫作伤时状,且趁春光竞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