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尚书的古诗词(192首)

  • 1 《段太尉逸事状》 唐代·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

    ”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

    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

    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

    ”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遂卧军中。

    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

    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

    ”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

    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

    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

    谨状。

  • 4 《祭石曼卿文》 宋代·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

    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 6 《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 宋代·赵蕃

    此地已穷域,更乘惶恐滩。

    家声同学旧,勇退急流难。

    使者威严霁,尚书礼数宽。

    听渠丞訾{上敖下言},也胜尉酸寒。

  • 7 《和答并州经略太尉相公元日见寄》 宋代·宋庠

    边亭春色感离居,犹记衰龄本命馀。

    樽味阻陪曹相国,带围空老沈尚书

    军中鼓吹千蹄马,物外风烟一壑鱼。

    幹栋不材须适分,愿公容我作庄樗。

  • 8 《又戏为双井解嘲》 宋代·黄庭坚

    山芽落磑风回雪,曾为尚书破睡来。

    勿以姬姜弃蕉萃,逢时瓦釜亦鸣雷。

  • 9 《南旺》 明代·归有光

    嗟我南行舟,日夜向南浮。

    今日看汶水,自此南北流。

    帝都忽已远,落日生暮愁。

    当年宋尚书,庙貌崇千秋。

    丈夫苟逢时,何必无大猷。

    叹我学禹贡,胸中罗九州。

    杖策空去来,令人笑白头。

    尝疑伯颜策,毋乃非令谋。

    洪范天锡禹,大道衍箕畴。

    五行有汩陈,三事乃不修。

    鲧堤日以兴,百川失其由。

    不见徐房间,黄河载高丘。

  • 10 《呈胡伯圆尚书》 宋代·释绍嵩

    自挽狂澜制百川,致君何日不尧年。

    由来八座尚书贵,盛事骎骎海内传。

  • 11 《次韵和州府吴大资病愈后见寄之作》 宋代·宋庠

    冠盖山川旧,星灰五载馀。

    辞荣唐院使,麾守旧尚书

    弓影临觞悟,舟心独物虚。

    尘埃题宇壁,汙潦汎杯渠。

    世事多荣悴,天均任惨舒。

    交情非苟合,笔力自雄摅。

    蒲坂军旄重,河桥驿辙疏。

    归耕年渐逼,乡思满柴车。

  • 12 《戴肖望挽词》 宋代·叶适

    岩岩萧太傅,謇謇郑尚书

    可惜流光晚,翻无急诏除。

    交情梅蕊尽,哀意柳芽疎。

    只有安江满,长涵夜月虚。

  • 13 《二月有霜海棠颇瘁》 宋代·姜特立

    青春淑景忽飞霜,余烈犹能到海棠。

    中山靖王孺子妾,尚书门下主讴娘。

  • 14 《次徐松巢韵》 宋代·黎廷瑞

    欲寄音书碧宇空,几回溪上佇秋风。

    离愁自叹三千丈,飞梦长随十八公。

    尚书兰孙怀旧好,颇疑梨枣闷新功。

    寅君近况知何似,想见丹炉夜夜红。

  • 15 《送吉州解魁左人杰诣太常》 宋代·杨万里

    高皇一马化龙日,临轩策士谁第一。

    玉山山下汪端明,年财十八第一人。

    圣上来年集英殿,黄繖中央横玉案。

    何人再续老尚书,禾水左家千里驹。

    春秋三傅贮胸臆,买纸待傅晁董策。

    君才盍与汪相先,君年更少汪两年。

  • 16 《又三首》 宋代·刘克庄

    图二疏归无画工,留君严去欠文公。

    卸了尚书呼长者,纳还学士做渔翁。

  • 17 《为陈仲孚题薛公远墨竹》 明代·九皋声公

    前朝画竹谁第一,尚书高公妙无敌。

    近世多宗李集贤,房山真迹那能得。

    澹围学李殊逼真,柳州半刺题衔新。

    鹅山之虚况多竹,画品近来应入神。

    东皋溪傍草堂小,罗池庙前春雨早。

    三千里外见似人,玉立长身照枯稿。

    石湖今有太丘陈,孤竹春阴生子孙。

    清风高节在封植,知有王猷来款门。

  • 18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 宋代·苏轼

    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

    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

    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

    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

* 关于尚书的诗词 描写尚书的诗词 带有尚书的诗词 包含尚书的古诗词(1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