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势的古诗词(44首)
1 《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3 《窗外丛竹》 当代·钱钟书
上窗写影几竿竹,叶叶风前作态殊。
萧瑟为秋增气势,翩翻类客转江湖。
不堪相对三朝格,漫说何能一日无。
便当此君亭畔物,高材直节伴羁孤。
4 《苦热》 宋代·强至
群鸟无声抱翠条,乾坤虽广绝微飙。
鱼龙尚惧沧溟沸,草木甘从赤日焦。
只与火云张气势,未容霖雨解炎歊。
经时未雨犹闲事,莫放晴虹作旱妖。
5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宋代·李曾伯
巍楼耸立千仞壁,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阅曹刘几成败。
当时徙倚落日边,岂计嘉名镇长在。
高谈犹想四座惊,好语意得由天成。
景升逝矣建安往,岂浊斯足清斯缨。
今朝我与群贤集,负景还能类前日。
斯楼者天台公,扬厉其谁会椽笔。
嗟今视昔后视今,君子思远而忧深。
运方济泰月在临,有如此水舟同心。
芳名起日炳若揭,老子婆娑众宾悦。
6 《游金山寺呈茂老》 宋代·蒲寿宬
长江气势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莲宫。
江流万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谁能穷。
遡流远见一培塿,传闻壮观疑谈空。
风帆渐迫惊诡异,金碧还绕深蒙茸。
小船破浪与客去,击缆阶石穿玲珑。
门前笔架水面立,波涛日夕相撞舂。
重楼複道费登陟,面面奇怪陟不同。
丹徒西望耸观阁,淮海大块居其东。
倚栏檐外水转窄,飞鸿没处明双瞳。
与僧煮茗话今古,莫穷幻眇窥鸿蒙。
瀛洲方丈在何许,骑牛觅牛休憧憧。
遥指危樯夜泊处,惊飚飘簸如飞蓬。
禅关深闭浪打屋,夜定不动猜游龙。
清游适值九月九,汲泉细摘黄花丛。
水上登高复谁信,证明赖有今远公。
登堂恍惚见坡印,瓣香起敬仙佛踪。
想像形容记言语,涕零心恻生不逢。
未穷清兴下山去,扁舟一瞬在阆风。
作诗聊复纪游迹,来寻此迹何时重。
7 《乐毅》 宋代·徐钧
七十城收一笑间,当时气势擅强燕。
区区莒墨何难下,自是君王不永年。
8 《古意(二十首)》 明代·袁凯
蓐食出门去,惨惨践严霜。
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
洛阳有剧孟,任侠世称强。
我愿从之游,气势相颉颃。
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
少长各有礼,讲诵麋鹿常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
¤
9 《八绝诗阳冰篆》 宋代·王禹偁
泠泠庶子泉,落落阳冰笔。
云气势崩垂,龙蛇互蟠屈。
峄山既劘灭,石鼓又缺失。
唯兹数十字,遒劲倚云窟。
模印徧华夷,流传耀缃帙。
书诚一艺尔,小道讵可忽。
乃知出人事,千古名不没。
10 《西江月·我爱西岩气势》 元代·尹志平
我爱西岩气势,连山带土丰肥。
青松绿柳嫩依依。
更有名花异卉。
春水涓涓声细,秋阳烨烨光辉。
此中不用上天梯。
便是仙家景致。
11 《长桥》 宋代·张亢
云收雾霁水风高,百丈虹桥气势豪。
疑是玉龙藏爪距,潜来江上看波涛。
12 《雨花台》 宋代·梁栋
春中景物尚凄然,小立崇台古树边。
潮信不嫌城寂莫,山光似与客留连。
英雄马鬣无余地,气势龙蟠得几年。
眼底兴亡总闲事,不如有酒醉花前。
13 《化前题壁》 宋代·释自在
邑尉非常气势豪,因谈真教反称褒。
吾家微密皆彰露,又往西天去一遭。
14 《大龙湫》 宋代·刘黻
总是佳山水,龙居又不同。
神明专一壑,气势压群雄。
派想从天落,湫疑与海通。
高秋看不厌,宴坐雨声中。
15 《睡思》 宋代·李覯
睡魔气势重千钧,压倒心闲食饱人。
莫笑坐问常似醉,当年满腹是精神。
16 《送杨文起尉温江》 宋代·李流谦
学海不可穷,一苇子利涉。
宦海海更深,破浪初鼓楫。
波涛恶气势,鼍蜃毒吻颊。
帆樯托忠信,维缆倚定力。
晏然袵席坐,扣舷歌傲兀。
是中有神仙,楼凤琢白璧。
群仙谒帝罢,霞佩粲成列。
行矣从之游,赠子两黄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