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十首)

蓐食出门去,惨惨践严霜。

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

洛阳有剧孟,任侠世称强。

我愿从之游,气势相颉颃。

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

少长各有礼,讲诵麋鹿常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

¤

作者简介(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古意(二十首)

诗词:《古意(二十首)》

蓐食出门去,

惨惨践严霜。

问子将何之,

千里赴洛阳。

洛阳有剧孟,

任侠世称强。

我愿从之游,

气势相颉颃。

路逢二三子,

被服儒衣裳。

少长各有礼,

讲诵麋鹿常。

心忽爱慕,

与彼遂相忘。

中文译文:

从床上起来,

惨淡地踏着严寒的霜。

我问你将去何处,

千里奔赴洛阳。

洛阳有着名剧孟,

被尊为侠义的代名词。

我愿意与他们同游,

共同展现威风。

在旅途中遇到了几位年轻人,

身穿儒雅的衣袍。

无论年幼还是年长,都有着自己的仪态,

讲授着诗书,常常提及麋鹿。

我的心忽然产生了爱慕之情,

与他们渐渐淡忘了自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离开家乡,奔赴洛阳的旅途。诗人描述了他在路上遇到了一群儒雅而有修养的年轻人,他们展现出自己的礼仪和学识,讲授着文化知识,引起了诗人的爱慕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洛阳文化的向往和对知识修养的追求。

诗中的"剧孟"指的是剧中的孟尝君,他被视为侠义的代表人物,具有崇高的品德和豪迈的气概。诗人渴望与这样的人一同游历洛阳,以期获得相似的风采和魅力。

通过描绘旅途中遇到的年轻人,诗人表达了对优秀的儒雅文化的向往,以及对知识和修养的追求。诗人的心情在接触到这些年轻人后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学识和礼仪给予了诗人启示,使他产生了对他们的爱慕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洛阳文化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和修养的追求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人物和心境变化,传达了他对优秀文化的敬仰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古意(二十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衣裳出门惨惨我愿气势相忘严霜蓐食爱慕有礼相颉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