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闻者的古诗词(38首)

  • 1 《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 4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 3 《跋曾玉堂训子十诗》 宋代·李曾伯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

    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虽然丙善友之义,仕教之忠古皆尔。

    读其诗可知其人,非是父不生是子。

    书绅我亦且服膺,过庭夫岂弗由礼。

    触屏教诌势利徒,得不为之望风愧。

  • 4 《和陈教》 宋代·陈宓

    昔我壬子岁,辞家莆山阳。

    迎妇丞相府,调官君子乡。

    于时公声名,岂独梁楚扬。

    闻者尽兴起,见者斋以庄。

    英华发经笥,土苴遗巾箱。

    虎蔚管庸见,海钜蠡可量。

    伏波少已勇,捷出翰墨场。

    遗我明月珠,一见心先凉。

    掷地忧清玉,映日开炎光。

    春云可比态,百卉羞无芳。

    下顾阴何辈,颉颃李杜行。

    不知生最晚,磊磊何相望。

    文臻韩氏奥,学升夫子堂。

    道贯参曾唯,心悟颜斋忘。

    所读者何书,诵此虞与唐。

    所敬者何物,瞻彼昊与苍。

    仁义久已熟,出言如探囊。

    又同冲霄鹤,举世避轩昂。

    斯文尚何俟,木铎天其将。

    六经作黄麻,一赋卑长杨。

    厚赐顾曷报,有类相马偿。

    但当铭之心,刻佩联琳琅。

    区区重此来,得遂举一觞。

    洒然如热濯,车轮宽别肠。

    归将诧朋友,亲炙道德香。

  • 5 《送前歙黟楚□□五首》 宋代·方回

    儒者书隐公,昔持浙西节。

    按一青溪令,闻者胆为裂。

    先声到江东,庶亦有旌别。

    似闻复留中,骎骎管喉舌。

    君可持我诗,叩门细自列。

    贪吏剧百巧,廉吏抱一拙。

    拙廉名弗彰,巧贪位深窃。

    何啻万蚊虻,日咂生民血。

    我老死已近,分甘粮欲绝。

    此公能荐君,长鬣幸未雪。

  • 6 《雉朝飞》 元代·杨维桢

    雉朝飞,一雄挟一雌,雄死雌誓黄泥归。

    卫女嫁齐子,未及夫与妻。

    青缡绾素结,一死与之齐。

    人言卫女荡且离,乌得冢中有雉飞?琴声鼓之闻者悲。

  • 7 《偈颂二十四首》 宋代·释智遇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 8 《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 元代·虞集

    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

    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

    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

    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

    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

    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

    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

    予与客清江赵伯友,临川黄观我、陈可立游。

    乐叔吴文明,平阳李平幼子翁归,泛舟送之。

    水涸,转鄱阳湖,上豫章,遇风雪,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

    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

    冯尊师天外有闻,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

    冯尊师天外有闻,能乘风为我一来听耶。

    明春,舟中又得二篇,并无俗念一首。

    后三年,仙游山彭致中取而刊之,与瓢笠高明共一笑之乐也。

    道园道人虞集伯生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

    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

    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

    平明紫阁,日晏玄洲,*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

    望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

  • 9 《闻喜鹊》 宋代·李覯

    翩翩者鹊何品流,羽毛白黑林之幽。

    生平智力可料度,有巢往往输鸣鸠。

    天然却会报人喜,愚儿幼女唯尔求。

    万声千噪几曾验,闻者终是轩眉头。

    从来鸟鸟爱反哺,孝慈情性谁可俦。

    其间於事最先见,告人凶祸令人忧。

    忧时不肯自脩饰。

    祷请神鬼争啾啾。

    告之愈验愈见恶,共云灾患鸦之由。

    弹丸瓦石相驱逐,名园佳树难依投。

    忠言逆耳世罕用,属镂曾割伍员喉。

    莫笑后来司马公,事事称好真良谋。

  • 10 《赠林秀才》 宋代·叶适

    乃翁掩亲醵州里,自云先世曾如此。

    汝今谋葬无置锥,况有满族丧累累。

    春风未回万山赤,秋霜忽至凋寸碧。

    鸱鸢利觜魄凛然,闻者应垂最后怜。

  • 11 《送程叔运高不妄西归》 宋代·魏了翁

    平生为人谋,必以下学进。

    必以直道行,闻者或相靳。

    子以正教我,而子坐排摈。

    跕鸢伴羁酸,再见渠阳闰。

    吾心固晓然,其柰无以训。

    绍定二年夏,临轩策群俊。

    似闻甲乙选,参错吐忠荩。

    其间亲与友,斯得及叔运。

    俱负康时略,耻为谐俗韵。

    后先来过我,双璧堕清峻。

    从容扣所言,何心承大问。

    听之不尽篇,胠口复缩颈。

    予方以是黜,子乃以是奋。

    靳者姑勿道,而予益自信。

    人能位天地,人可为尧舜。

    气合如涂涂,道同如印印。

    勿忧人不知,长恐己难尽。

    春情撩客梦,归思不可忍。

    各趋青油幕,新发苍梧轫。

    正学予所知,申言以为赆。

  • 12 《次韵程泰之尚书》 宋代·史浩

    程王二夫子,听履上甘泉。

    咳唾妙一世,万斛明珠圆。

    官居季孟间,风义帝相先。

    每当持论许,闻者殆欲仙。

    蛟龙纵巨壑,鹰隼横寥天。

    坐令胆炙余,枵腹犹便便。

    程方秋欲半,金波照觥船。

    追想昔年日,高会有由缘。

    亲故持吉语,置酒家东偏。

    今年玉堂直,对此宜无眠。

    夜色凉如水,冰轮吐层颠。

    顾影还自慰,身冠六卿联。

    巍巍太平基,圣主乐得贤。

    作句纪兹夕,所喜期不愆。

    藏之在巾笥,未肯露其全。

    王于退食际,仿佛知云然。

    求之既愈力,璀璨出长编。

    荆潭伫唱酬,凡目一洗湔。

    我生亦可幸,披味如击鲜。

    明朝问纸价,都下已争伟。

  • 13 《寄题杨懋卿孝感堂》 宋代·刘克庄

    哭时闻者亦欷嘘,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 14 《李侯 其一》 元代·王冕

    李侯世名仕,誉重才德优。

    清白树嘉政,藉藉载歌讴。

    夫何挽尘鞅?幽幽滞南州。

    游魂未能归,永怀故园丘。

    孤云落日淡,惊涛大江秋。

    匪以见者悲,抑为闻者愁。

    我亦陟岵子,忽觉涕泪流。

  • 15 《时鸟》 宋代·陆游

    日出鸣布谷,月落鸣子规,一气之所感,彼亦不自知。

    架犁最晚至,适当农事时;丁壮戴星出,力作孰敢迟。

    鸣者既有警,闻者得以思;乃知失时辈,强聒终何为?百舌亦能言,今默乃其宜。

    我作时鸟篇,用继豳人诗。

* 关于闻者的诗词 描写闻者的诗词 带有闻者的诗词 包含闻者的古诗词(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