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的古诗词(123首)

  • 1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

    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

    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

    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

    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 3 《风幡竞辨》 宋代·释重顯

    不是风幡何处著,新开作者曾拈却。

    如今懵惮痴禅和,谩道玄玄为独脚。

  • 4 《青弁云林图》 明代·张羽

    前代何人画山水,长安关仝营丘李。

    华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与河阳,后来作者谁能当。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气归苍茫。

    房山尚书初事米,晚自名家称绝美。

    艺高一代谁颉颃,只数吴兴赵公子。

    当时弭节匡庐峰,曾写太平兴国之神宫。

    五峰却立疑争雄,台殿突兀纷青红,中有云气随游龙。

    我对此图卧三日,遂令奇气生心胸。

    乱来学士遭漂荡,文艺草草谁能工。

    笔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贤风。

    於乎!乾坤浩荡江海阔,使我执笔将安从?

  • 5 《题赵与{左亻右炙火换言}贽卷》 宋代·刘克庄

    身已明农老一丘,屡空何以答珍投。

    新腔高处古乐府,警句当家小倚楼。

    此笔生花尤组丽,彼风吹箨漫轻浮。

    从前作者皆勤苦,萤雪功夫更讲求。

  • 6 《送安少愚下第东归》 宋代·程公许

    去年游凌云,传观一篇书。

    问客谁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宾城人,万里走东吴。

    悯俗日抢攘,正途欲芒芜。

    磊块不能平,忧愤何当摅。

    推枕一长欢,落笔万子余。

    才难缪取舍,政棼费爬梳。

    国雠不可忘,储德要力扶。

    肝膈无留藏,首末详绎铺。

    吾岂贪狥名,致主於唐虞。

    书成诣匦投,甘心斧钺诛。

    九天隔云雨,万目争瞧盱。

    圣恩不忍杀,放使归田庐。

    我心日起敬,未见长欷嘘。

    今年科诏颁,君来试成都。

    邂逅忽倾盖,名下信不虚。

    貌不逾中人,若为胆满躯。

    革囊三尽剑,束书一蹇驴。

    蹙頞谈世事,抵掌嗤俗儒。

    慨慷三策陈,傲睨众口谀。

    诸公眼如月,谁遣紫夺朱。

    少愚冁然笑,得失毫发如。

    行止谅由天,通塞何关渠。

    归欤三间茅,搜我万卷储。

    抱膝梁父吟,曲肱味道腴。

    雅志期古人,昂昂千里驹。

    安能徇众兆,泛泛水中凫。

    今晨忽叩门,谒我掺执祛。

    剧谈重激昂,欲去仍踟蹰。

    时俗竞佻巧,捷径争驰趋势。

    悦耳或为忠,仁道宁免迂。

    啗以鼎食味,诱以蛾眉姝。

    煌煌万钉饶,翼翼潭府居。

    众醉日以酣,独立谁为徒。

    世岂有巢由,甘受泥滓污。

    或俛首州县,或遁迹樵渔。

    顾谓今乏材,毋乃几厚诬。

    失计如我辈,苟为五斗驱。

    有志困风尘,浮觉非故吾。

    思昔新法行,士有郑介夫。

    斥监安上门,愤世胆气粗。

    一朝勾驿传,奏疏列画图。

    天子恻然感,民力几少苏。

    九愿凛如生,千载起予。

    荆舒最护短,相干党盘要途。

    如何职冗贱,九关许叫呼。

    逼仄复逼仄,视今年内良可吁。

    喧然众楚咻,甘作嬴秦拘。

    所以见君子,羞汗如陨珠。

    牛骥不同舁,鸡凤宁同笯。

    要当操此心,圣贤为范模。

    借问兰玉弃,如何萧艾敷。

    诗成为君歌,临风怳喑鸣。

    向来清庙瑟,忍滥齐门竽。

  • 7 《赠子发》 宋代·吴则礼

    金铜仙人辞汉歌,近时作者嗟谁何。

    王侯之种合瑰诡,君复鼻高胸块磊。

    著身丘壑谢幼舆,此事端怜卿辈无。

    口谭名理脚穿屐,手捉毛锥家四壁。

    平生三尺古锦囊,掉头不爱尚书郎。

    饱知得句要得眼,肯道挽弓须挽强。

    老夫天与覉臣骨,大笑痴心妄想儿曾咄咄。

    折应酬旧喜存乌皮,渴釜初欣识黔突。

    未办浇渠酒一樽,藜羹且可细论文。

    政思横说与竖说,莫废本来微妙舌。

  • 8 《寄刘泗州》 宋代·黄庭坚

    生天生地常为主,此事惟应作者知。

    康济小民归一臂,屈伸由我更由谁。

  • 9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宋代·释智朋

    此大楼阁,无住无去。

    此楼阁门,无开无闭。

    作者同归,中劳弹指。

  • 10 《观画文氏园小酌而归》 宋代·李流谦

    冲暑去何之,城南水竹园。

    发箧得秘画,笔老不见痕。

    作者非俗士,噞喁不能名。

    王郎眼如月,指点见本根。

    解衣而盘礴,主人固可人。

    虚斋坐修竹,一面当暑烦。

    斜阳送暮色,无数乌鸟喧。

    漠漠芳树暗,涓涓流水浑。

    星斗挂檐端,余影到清樽。

    行觞令不虐,捉尘语不繁。

    不知聊尔耳,佳处正难言。

  • 11 《用前韵谢子舟为予作风雨竹》 宋代·黄庭坚

    子舟诗书客,画手睨前辈。

    挹袂拍其肩,余力左右逮。

    摩拂造化炉,经营鬼神会。

    光煤叠乱叶,世与作者背。

    看君回腕笔,犹喜汉仪在。

    岁寒十三本,与可可追配。

    小山苍苔面,突兀谢憎爱。

    风斜兼雨重,意出笔墨外。

    吾闻绝一源,战胜自十倍。

    荣枯转时机,生死付交态。

    狙公倒七芧,勿用嗔喜对。

    此物当更工,请以小喻大。

  • 12 《致政王殿丞逍遥亭》 宋代·黄庭坚

    漆园著书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遥游。

    後来作者逐音响,百一未必知庄周。

    幽人往往泥出处,俗士不可与庄语。

    逍遥如何,一蛇一龙。

    以无为当有,以守雌为雄。

    与物无对,无内无外。

    与民成功,有物有对。

    左肘生杨观物化,右臂为鸡即时夜。

    果若乘气有待游,如何六气无穷谢。

    天之苍苍非正色,道真微妙安可得。

    利害丛中火甚多,此心寂寞谁能识。

    丈人春秋诚未高,视听聪明齿牙牢。

    所为淳拙有深越,持置酷似巨山陶。

    平生刚直折不得,目送飞鸿向宾客。

    早束衣冠林底眠,非关暮年俗眼白。

    种田百亩初为酒,买地一区今有宅。

    家人岁计不婴心,两儿长不能措画。

    迩来信己不问天,万事逍遥只眼前。

    何必读书始晓事,此翁暗合庄生意。

  • 13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宋代·杨万里

    未惜诗脾苦,端令鬼胆寒。

    吾才三鼓竭,君思九江宽。

    作者今犹古,灯前卷又看。

    不辞须捻断,只苦句难安。

  • 14 《贯道惠其所作屏料理为大轴题之以诗》 宋代·吴则礼

    李成既死作者谁,无丰以来惟郭熙。

    江郎遽出继二老,自有三昧非毛锥。

    江郎挽弓要射虎,心醉霸陵石饮羽。

    论交一世越与秦,白眼终甘守环堵。

    君不见昔者昆仑方壶图,笔墨妙好绝代无。

    十日五晶岁月徂,岂如江郎咄嗟云出岫,石上松老枫树枯。

  • 15 《酬学诗僧惟晤》 宋代·欧阳修

    诗三百五篇,作者非一人。

    羁臣与弃妾,桑濮乃淫奔。

    其言苟可取,庞杂不全纯。

    子虽为佛徒,未易废其言。

    其言在合理,但惧学不臻。

    子佛与吾儒,异辙难同轮。

    子何独吾慕,自忘夷其身。

    苟能知所归,固有路自新。

    诱进或可至,拒之诚不仁。

    维诗於文章,太山一染尘。

    又如古衣裳,组织烂成文。

    拾其裁剪余,未识衮服尊。

    嗟子学虽劳,徒自苦骸筋。

    勤勤袖卷轴,一岁三及门。

    惟求一言荣,归以耀其伦。

    与夫荣其虑,不若启其源。

    韩子亦尝谓,收敛加冠巾。

  • 16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七台峰》 宋代·黄庭坚

    欲雕佳句累层峦,深愧挥斤斲鼻端。

    作者七人俱老大,昂藏却立古衣冠。

    千年避世朝市改,万籁入松溪涧寒。

    我有号锺锁蛛网,何时对汝发清弹。

* 关于作者的诗词 描写作者的诗词 带有作者的诗词 包含作者的古诗词(1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