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人的古诗词(45首)

  • 1 《抑》 先秦·佚名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

    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訏谟定命,远犹辰告。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

    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无曰不显,莫予云觏。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辟尔为德,俾臧俾嘉。

    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

    其维愚人,覆谓我僭。

    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借曰未知,亦既抱子。

    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昊天孔昭,我生靡乐。

    视尔梦梦,我心惨惨。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匪用为教,覆用为虐。

    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

    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天方艰难,曰丧厥国。

    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 2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宋代·徐元杰

    痛惨哲人痿,愚缠丧母悲。

    遡风怀绋路,泣雨写哀词。

    学本藏诸用,行皆笃所知。

    惟余经训在,交付有孙枝。

  • 3 《得令字》 明代·刘基

    勾芒发陈根,北斗转东柄。

    众星各参差,威弧何时正。

    好生虽圣心,明刑亦王政。

    哲人慎谋始,斯焉获终庆。

    徒言两阶舞,可以怀逆命。

    不见三危山,万里窜枭獍。

    世德异唐虞,民情好争竞。

    那无跗扁医,面有膏盲病。

    波涛地轴?,虎豹天关敻。

    雨露当春滋,风霜及秋劲。

    谁能奉明主,顺天行号令。

  • 4 《悼陈庭玉》 宋代·郑刚中

    力就扬雄宅一区,知公有意赋归欤。

    两楹岂谓哲人梦,三径空留君子居。

    厚德所传唯裔嗣,清名难朽是诗书。

    天公到底悭风俗,不使斯人在里闾。

  • 5 《清凉国师真赞》 宋代·黄庭坚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 6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宋代·张镃

    斯文未摇落,右序启哲人

    胸中悟复悟,笔底新又新。

    幻为九色丝,銮坡演明纶。

    兵民总疲羸,夜直烦前陈。

  • 7 《挽唐学录颐》 宋代·廖行之

    虎榜标名日,英声四海闻。

    传家惟奥学,有子继清芬。

    未熟黄粱梦,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无复更论文。

  • 8 《李伯纪丞相挽诗》 宋代·赵令衿

    鲸路心犹望,龙门迹已荒。

    楼成上霄汉,书拟奏明光。

    贱子无贤誉,先生独荐扬。

    凛然生气在,谁谓哲人亡。

  • 9 《挽龚主簿盖卿》 宋代·廖行之

    当代文章伯,声名属太常。

    云衢方奋立,薤露忽悲伤。

    郄桂荣贤嗣,莱衣远北堂。

    苍天竟何意,忍使哲人亡。

  • 10 《陈文懿公挽词》 宋代·楼钥

    众口推文伯,何人识吏师。

    义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

    至死终无玷,平生本不欺。

    在公亡可憾,犹恨哲人萎。

  • 11 《次韵虞永康庐居生芝》 宋代·魏了翁

    河南富贵花,人与谱姓氏。

    惟兹三秀者,不谱亦名世。

    肖形草木均,出处哲人似。

    无然而致之,朝菌何异此。

    广陵张氏庐,厥应医孝祀。

    新丰李兴茔,修柯媲白紫。

    意诚物皆诚,人瑞草亦瑞。

    萧条羌水濒,五子服丧礼。

    松壑侑夕悲,竹窗湔晓泪。

    根基由内心,朴实无甃砌。

    一朝垩室左,五色芝薿薿。

    乃知宇宙间,何处非实理。

    诚神本同机,应感不失俪。

    充周遍范围,存养司诸己。

    是心一息妄,目接犹虚伪。

    若曰信禨祥,我亦为祝史。

  • 12 《挽赵秋晓》 宋代·李昌辰

    诸老之中骨相奇,天胡遽使哲人萎。

    每怀钓月池边乐,尚忆编茅亭下诗。

    隔面树云劳我梦,伤心薤露为君悲。

    典型已矣嗟何及,肠断天寒日暮时。

  • 13 《送罗季能还延陵镇》 宋代·刘宰

    眼底纷纷利欲昏,君心当与哲人论。

    欲尘不染修茎露,世味逾轻太古尊。

    朞有此亚当岁俭,寒冬何地不春温。

    幡然不惮延陵去,季子清风百世浮。

  • 14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 宋代·苏颂

    清润慈明玉,汪洋叔度陂。

    不忧仁者寿,早作哲人萎。

    黄鹄归无日,青乌葬有期。

    阴堂介邢密,相望国侨祠。

  • 15 《挽史鲁公》 宋代·李曾伯

    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

    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

    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

    哲人今已矣,魂梦绕鄞山。

* 关于哲人的诗词 描写哲人的诗词 带有哲人的诗词 包含哲人的古诗词(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