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痛惨哲人痿,愚缠丧母悲。

遡风怀绋路,泣雨写哀词。

学本藏诸用,行皆笃所知。

惟余经训在,交付有孙枝。

作者简介(徐元杰)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调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嘉熙二年(1238),召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1241),知南剑州。丁母忧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迁将作监。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丧未满,有诏起复,元杰适轮对,力沮成命,迁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五年,中毒暴卒(《全宋词》小传),传为嵩之下毒。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元杰自幼颖悟,读书过目不忘,为文落笔辄得奇语。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为官"远声色,节情欲","直声闻于朝"。杜范入相,徐元杰上书言事,慷慨陈词,力主排外患,修内政,保境安民。当时朝政汹汹,奸佞用事。淳右六年四月杜范死,六月徐元杰指爪忽裂,暴疾而亡。三学诸生,伏阙请愿,指系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审理,事竟不白。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是徐元杰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痛惨哲人痿,

愚缠丧母悲。

遡风怀绋路,

泣雨写哀词。

学本藏诸用,

行皆笃所知。

惟余经训在,

交付有孙枝。

中文译文:

深感痛惜哲人的离世,

愚昧而困扰,为母亲丧逝而悲伤。

回溯过去,怀念陈逸才先生的一生,

伤心地用泪水书写悲伤的词句。

学问的本质蕴藏着广泛的应用,

行为上都笃信于所知之事。

唯有我所经历和学习的经验,

传承给我所托付的孙子后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徐元杰对已故朋友陈逸才先生的悼念之情,以及自己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诗中通过自省和回忆,表达了对逝去的人和事的思念之情。作者深感到痛惜和惋惜,对陈逸才先生的离世感到痛苦和惋惜,同时也对自己的无知和困扰感到愧疚。他回溯过去,怀念陈逸才先生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诗词的后两句强调了学问和行为的重要性。学问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知识积累,更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作者笃信自己所知的事物,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传承给自己的孙子后代,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通过对逝去的朋友和母亲的悼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学问、行为的重视。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借此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哲人丧母悲余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