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丘的古诗词(35首)
1 《陈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5 《题陈日华二友堂》 宋代·袁说友
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
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
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
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
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
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
6 《輓老苏先生》 宋代·曾公亮
立言高往古,抱道郁当时。
铅椠方终业,风灯忽遘悲。
名垂文苑传,行纪太丘碑。
后嗣皆鸾鷟,吾知庆有诒。
7 《送郑粹子善》 宋代·刘克庄
早饮世德如龙虎,晚挹英标亦凤麟。
重濬陂塘今长古,不私风月肯分人。
衮衣国既归真宰,珠履君应作上宾。
洛社诸贤问村叟,暮年已饰太丘巾。
8 《陈师道宰乌程县》 宋代·王安石
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
墟暮今千载,昆云亦一城。
本怀深闭蓄,余论略施行。
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
9 《答陈龙图》 宋代·刘克庄
耆旧凋零尽,吾犹及太丘。
岂云清易挹,自是广难周。
尚絅烦翁教,书绅到老休。
何由陪几杖,共看海山秋。
10 《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 宋代·王安石
儿童闻太丘,邂逅两心投。
与汝今为伴,知吾不复忧。
园桃已解萼,沙水欲惊舟。
一见南飞雁,江边肯更留。
11 《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 宋代·程公许
春风有客梦刀头,政好将军侍太丘。
为惜交情留信宿,无端樯燕聒离愁。
12 《题雍和堂》 宋代·陈造
元功播万有,洪纤各秀颖。
一或疵疠之,槁乾例榛梗。
是身储至和,举世乏妙领。
粹然太丘裔,父子皆秀整。
学自付衣钵,刃不留綮肯。
文字长少苏,智趣大小耿。
悠然诗礼庭,翩度脊令影。
穆穆埙篪春,矫矫尘务屏。
会看蝉嫣去,滋味调九鼎。
彼哉夸毗子,肝胆作蛙黾。
斯焉世宗师,胡不日三请。
13 《陈{左纟右聿}男求厥父挽诗二首》 宋代·苏籀
阃室良规范,萱堂子职修。
仪形俨惇硕,积习肖风流。
畴曩乡邻援,悽凉川逝愁。
太丘纯岂弟,慈爱理能周。
14 《陈商卿挽辞》 宋代·杨万里
远绪傅妫水,高风似太丘。
萱堂鱼跃雪,兰砌鹗横秋。
杖屦疏金谷,莺花冷玉舟。
行看紫鸾纸,告第贲松楸。
15 《和咏陈贤良华表》 宋代·黄公度
千年鹤表映溪滨,一代鸿文动至尊。
仕路低徊唐老杜,才名合沓汉公孙。
家风不减太丘令,盛事何如通德门。
肯把浮荣衒流俗,欲遗典则到仍昆。
16 《万卷堂》 宋代·邓肃
世人无远韵,挟策干浮云。
识字仅有数,得志无短檠。
太丘妙家法,不肯卤耕耘。
藏书浩无际,兀坐观沧溟。
寒陋鄙李邕,假书勤朝昏。
过眼如杜甫,散为笔下神。
一家今四杰,射策到王庭。
自视犹细事,家塾方讨论。
嗟我未闻道,政作钻纸蝇。
会同阿戎去,从公问斲轮。
17 《寿富阳宰》 宋代·曾丰
秋途琴剑留东坰,午夜斋房发西棂。
协气横流太白岭,祥光上属长庚星。
诘朝廉访太丘长,三千珠履罗芝庭。
诞弥厥月众所贺,止或尼之岂忘情。
饮君以蜀州竹叶之酒,食君以郦县菊花之英。
挼英探酒非俗事,敢烦素素相卿卿。
既多且旨奉以进,乃赓载歌坐而听。
酒有香于以却君之宣发,英有味于以制君之颓龄。
爬搔黑头载大豸,磨切龆齿吞长鲸。
二十四考相唐国,一百六岁侯罗城。
貂蝉何加外望重,钟鼎不屑初心轻。
拔脚归寻耕钓盟,割棕为笠藜为羹。
一洗重盖兼珍腥,吾身吾口已中清。
露顶洒风漱泠泠,更与赤松俱长生。
18 《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 宋代·廖行之
千古太丘长,风流世淳庞。
衮衮多公卿,他姓渠可双。
只今廪贤隽,半刺均麾幢。
朝天建长策,致主新周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