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陈贤良华表

千年鹤表映溪滨,一代鸿文动至尊。

仕路低徊唐老杜,才名合沓汉公孙。

家风不减太丘令,盛事何如通德门。

肯把浮荣衒流俗,欲遗典则到仍昆。

作者简介(黄公度)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和咏陈贤良华表

诗词:《和咏陈贤良华表》

千年鹤表映溪滨,

一代鸿文动至尊。

仕路低徊唐老杜,

才名合沓汉公孙。

家风不减太丘令,

盛事何如通德门。

肯把浮荣衒流俗,

欲遗典则到仍昆。

中文译文:

千年的鹤表映照在溪滨,

一代杰出的文才震动至尊。

仕途曲折像唐代的老杜,

才名辉煌如汉代的公孙。

家庭风范不逊色太丘令,

辉煌盛事何如通德门。

愿意摒弃虚浮的荣华富贵,

希望传承经典直至永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和咏陈贤良华表》。诗中通过对陈贤良的赞美,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赏之情。诗中提到了鹤表和华表,象征着陈贤良的千年声望和卓越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他的高风亮节。

诗中以比兴的手法,将陈贤良的仕途曲折比作唐代的老杜,将他的才名合沓比作汉代的公孙。这种比拟既突显了陈贤良的才学出众,也表达了对他历经艰辛而追求卓越的敬意。

诗中提到陈贤良的家风不减太丘令,太丘令是指古代传世的家风楷模。这表明陈贤良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良好的榜样作用,传承了儒家的家风传统。

最后两句表达了陈贤良不愿沉迷于虚浮的荣华富贵,而是希望将自己的才学传承下去,继续追求卓越。诗中以对比的手法,彰显了作者对陈贤良坚守传统价值观和追求真善美的态度的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陈贤良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儒家传统价值观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咏陈贤良华表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减太丘低徊至尊家风流俗才名鸿文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