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芊绵的古诗词(17首)
1 《松阴梦词》 明代·张羽
阳坡碧草秋芊绵,疏影漏衣团绿烟。
龙枝无声山日午,仙骨蜕空神悄然。
冰魂微回海山小,泠泠鹤语青林表。
俯视黄尘盖九州,悠悠凡梦何时晓?
2 《邓隐老木寒牛》 宋代·文同
苍崖棱层草芊绵,巨木半死生枯烟。
羸牛日晚已噍草,稚子天寒犹打钱。
3 《题韦同年聚远阁》 宋代·王炎
尘蒙万家市,中有壶公天。
翚飞倚空翠,吞纳无中边。
江远益渊回,山远益清妍。
云霞之敛散,竹树之芊绵。
羽鳞之翔泳,舟车之往还。
物色四面来,输入檐楹间。
境远心亦远,意将隘入寰。
我尝观洞庭,水与天相连。
流光浮玉镜,万象皆包涵。
又尝登天柱,众丘如髻鬟。
孤鸿灭没处,寓目行中原。
蓬转堕江城,此身缚微官。
今代韦表微,懒着进取鞭。
尚记千佛名,亦许时扣关。
自疑脱凡骨,揖此楼居仙。
江山开画笥,使我思悠然。
是中有真趣,可得不可传。
客至勿挥麈,但与浮觥船。
4 《黄司马青泛轩》 明代·梁有誉
达人慕恬寂,开轩负西郭。
芊绵引蕙田,逶迤通菌阁。
积芳集隆墀,耽胜控遥壑。
蕊气通幽洞,湖光耿华薄。
青桐带露疏,翠羽冲花落。
蜃月镜疏棂,鹏云冠虚幕。
真筌一以契,琴书聊尔托。
鹤性在烟霞,凤想存寥廓。
即此愿深栖,陋彼郊居作。
5 《游桃源观》 宋代·李含章
碧草芊绵十洞春,青苍寒叠五溪云。
山萦乳窦层层秀,路隔桃花处处分。
苔径竹深迷鹤迹,石坛松古漏星文。
通宵回想尘寰事,好结茅茨向水滨。
6 《赵壹读书台》 宋代·李新
台上看书千载客,故基青草白芊绵。
那由府檄平平起,除到柴车特特贤。
土俗更无堪计吏,古风空解惜囊钱。
五行俱下何人见,独有高名伴汉川。
7 《积雪未晴正旦朝贺大庆殿口号八章》 宋代·程公许
东西廊转面朝天,绯绿斓斑紫绶褰。
万岁声中陪率舞,野麋终羡草芊绵。
8 《感庭莎》 宋代·张耒
桃蹊李径有尘埃,初放青莎秀满阶。
想见芊绵古城角,有人嗟我未归来。
9 《出西郊》 明代·袁凯
谷阳门西路,瀄汩澍清川。
舟舻相萦带,蒲荷亦芊绵。
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
湖田今有秋,老稚饭红莲。
此实父母邦,乱离乃弃捐。
垂老幸得归,不识陌与阡。
卜筑愿兹始,逍遥终百年。
10 《赋得生刍一束》 唐代·于结
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
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
蒨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
每惭蘋藻用,多谢vK兰荣。
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
谘询如不弃,终冀及微生。
11 《扫花游》 宋代·方千里
野亭话别,恨露草芊绵,晓风酸楚。
怨丝恨缕。
正杨花碎玉,满城雪舞。
耿耿无言,暗洒阑干泪雨。
片帆去。
纵百种避愁,愁早知处。
离思都几许。
但渐惯征尘,斗迷归路。
乱山似俎。
更重江浪淼,易沈书素。
瞪目销魂,自觉孤吟调苦。
小留伫。
隔前村、数声箫鼓。
6 《清露被皋兰》 唐代·孙顾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
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
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
的皪添幽兴,芊绵动远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
为感生成惠,心同葵藿倾。
7 《风光草际浮》 唐代·裴杞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
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叶似翻宵露,丛疑扇夕阳。
逶迤明曲渚,照耀满回塘。
白芷生还暮,崇兰泛更香。
谁知揽结处,含思向馀芳。
8 《行香子》 宋代·赵鼎
草色芊绵。
雨点阑斑。
糁飞花、还是春残。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谩凝眸、老泪凄然。
山禽飞去,榕叶生寒。
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9 《春日旅泊桂州》 唐代·张泌
暖风芳草竟芊绵,多病多愁负少年。
弱柳未胜寒食雨,好花争奈夕阳天。
溪边物色堪图画,林畔莺声似管弦。
独有离人开泪眼,强凭杯酒亦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