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别的古诗词(6首)

  • 1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代·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 4 《山房约会於黄滩别后寄似》 宋代·何梦桂

    玉堂佳人佩琼英,月下乍见心眼明。

    贞心野雪压不死,幽韵天风吹逾清。

    玉龙声高夜漏下,绿衣舞短天鸡鸣。

    岁寒一见苦易别,安得白头敦弟兄。

  • 5 《别梅》 宋代·张耒

    宦游到处即为家,况我迁谪来天涯。

    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

    那知今冬当去此,十月已见凌霜葩。

    绕之百匝未易别,对我脉脉如含嗟。

    悬知客去门复掩,亭沼人散啼昏鸦。

    朝风吹香散寂历,夜月照影低横斜。

    嗟我明年复何处,东州旱野连桑麻。

    相思时有梦魂到,极目南望空烟霞。

  • 6 《宿包山杨明府宅》 宋代·方回

    谁实生成之,谚谓慈父母,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

    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

    我眼公浩唱,犹有半夜许。

    可亲未易别,依依睇烟雨。

  • 7 《酬副使郑端公见寄》 唐代·许浑

    一日高名遍九州,玄珠仍向道中求。

    郢中白雪惭新唱,涂上青山忆旧游。

    笙磬有文终易别,珠玑无价竟难酬。

    柳营迢递江风阔,夜夜孤吟月下楼。

  • 8 《西平乐》 宋代·方千里

    倦踏征尘,厌驱匹马,凝望故国犹赊。

    孤馆今宵,乱山何许,平林漠漠烟遮。

    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霜风败苇惊沙。

    无奈轻离易别,千里意,制泪独长嗟。

    绮窗人远,青门信杳,叙影何时,重见云斜。

    空怨忆、吹箫韵曲,旋锦回文,想像宫商蠹损,机杼生尘,谁为新装晕素华。

    那信自怜,悠扬梦蝶,浮没书鳞,纵有心情,尽为相思,争如傍早归家。

* 关于易别的诗词 描写易别的诗词 带有易别的诗词 包含易别的古诗词(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