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梅

宦游到处即为家,况我迁谪来天涯。

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

那知今冬当去此,十月已见凌霜葩。

绕之百匝未易别,对我脉脉如含嗟。

悬知客去门复掩,亭沼人散啼昏鸦。

朝风吹香散寂历,夜月照影低横斜。

嗟我明年复何处,东州旱野连桑麻。

相思时有梦魂到,极目南望空烟霞。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别梅

《别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梅花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宦游到处即为家,

况我迁谪来天涯。

三年假馆主人屋,

忽忽屡见新梅花。

那知今冬当去此,

十月已见凌霜葩。

绕之百匝未易别,

对我脉脉如含嗟。

悬知客去门复掩,

亭沼人散啼昏鸦。

朝风吹香散寂历,

夜月照影低横斜。

嗟我明年复何处,

东州旱野连桑麻。

相思时有梦魂到,

极目南望空烟霞。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离别的心情和对梅花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赏析:

诗词开篇,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宦游中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到宾至如归的心态。接着,作者提到自己迁谪到天涯,离开了故乡,这种离别之情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假馆中居住三年,屡次看到新梅花盛开。这里的梅花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品质,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作者意识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地方,感叹时间的流逝,对梅花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用“脉脉如含嗟”来形容自己对梅花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思念。作者不知道明年将去何处,而东州的旱野则成为了他眼中的景象。相思之情时常在梦中出现,作者极目南望,却只能看到空灵的烟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和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迷茫。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别梅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主人脉脉梅花忽忽易别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