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院的古诗词(20首)
1 《献仆射相公》 宋代·王禹偁
罢调金鼎道光辉,闻说闲园自种薇。
书院日斜春睡觉,沙堤人静早朝归。
吟穿竹迳僧同步,醉遶花庭蝶上衣。
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
2 《岩石山鼓]》 宋代·邓深
有字留诗锦,无皮入药囊。
同坚唯铁杖,易穴岂藜床。
况有千年润,能添六月凉。
因岩作书院,驰誉比衡阳。
3 《稠山茅屋》 宋代·饶鲁
乱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结茅屋。
柴扉寂寂掩苍苔,书院萧萧倚修竹。
閒云满堑白日长,咿唔朝暮声琅琅。
芸窗纸破漏月影,石砚水满涵天光。
风尘频动遍丘壑,此处怡然有真乐。
门静应无俗客过,茅深不怕秋风恶。
高人有才济当路,会见徵贤日三顾。
愧我飘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处。
4 《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 唐代·许浑
强留佳客宴王孙,岩上余花落酒樽。
书院欲开虫网户,讼庭犹掩雀罗门。
耳虚尽日疑琴癖,眼暗经秋觉镜昏。
莫引刘安倚西槛,夜来红叶下江村。
5 《送项圣与诣太常》 宋代·杨万里
卢溪书院一番新,千里学子来如云。
天教书院名日起,速化先从主人始。
主人主盟为阿谁,楚汉名家今项斯。
胸中五车载书卷,笔端三峡倾冰砚。
鲁秉周礼说一经,有司把烛题秋荐。
鹄袍诣阙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
6 《延平书院落成柬诸友》 宋代·陈宓
当日二程门下士,独分此道过来南。
百年世事相传处,书院天生着剑镡。
7 《送弟赴省》 宋代·萧崱
河南萧氏粲文物,鹤在九皋无数鸣。
小山羽翮日绚练,胆气也作虹霓横。
挂冠亭后冷如水,旧毡半是蛛丝萦。
恩袍谩官直斋老,书院误身吟院史。
凤楼好手乃有弟,铁声铮铮亦妙器。
乡里浪传轻薄名,儿曹岂知渠大意。
惠子五车稷下困,仲连一箭聊城至。
博悬於投呼得卢,莫以蔡齐故第二。
圣朝新数中兴年,进士蜕骨秋风蝉。
梅花魁春导人去,竹叶鏖寒浇客眠。
天方坐我茅三椽,留眼送尔宜鸿前。
因行西湖叫和靖,为言诗苦剩狂颠。
8 《书黄池谷王山长屋壁》 宋代·魏野
仲先曾到仲淹家,书院穿云一径斜。
劝酒莫言无乐送,音声鸟语在山花。
9 《寄杨君谦》 明代·鲁山泰公
都下闻归雁,江东忆故人。
高山千里梦,芳草十年春。
吟苦先催老,心安却耐贫。
吴门他日过,书院许谁邻。
¤
10 《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 宋代·陈傅良
麾节元戎祖席光,晚风吹雨借初凉。
师传问讯谁书院,石刻摩挲是道乡。
闻有先声来召馹,想无后会到流觞。
路朝正设横经席,册府重紬辟蠹香。
11 《临江仙 寿高伯川》 元代·王旭
*荚生三秋八月,气*风露清明。
诞来人世作豪英。
性天元广大,心地尽宽平。
书院兴秋谁得似,燕山窦氏齐名。
一身长向善中行。
松筠同不老,龟鹤共长生。
12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宋代·林若存
书院新鳌峰,五观祠学宫,马邵独避席,将无道不同。
专专论的派,此理谁当穷。
独学无师友,前儒议温公。
准绳规矩内,安得鞭霆风。
13 《送祖龙学赴陕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宋代·江休复
西掖门外驻征轩,修书院中倾别酒。
诸公磊落公具来,顾我衰迟亦何有。
祖侯銜使才北归,亟请甘棠复西走。
函关候吏齐引领,翰林主人惜分手。
高谈抵掌华屋头,赋咏题诗乐难朽。
飞觞举白至无算,击楫誓清不殓九。
着鞭壮士空后时,隐几先生仍丧偶。
定国能饮动论石,山公雅望潜增斗。
纷纷醉袂影就判,怊怅高阳一狂叟。
14 《水调歌头(九日修故事访南山,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率尔次韵)》 宋代·万某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
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
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
不但莼鲈口,杜若访芳洲。
6 《赠李太守》 唐代·于鹄
几年为郡守,家似布衣贫。
沽酒迎幽客,无金与近臣。
捣茶书院静,讲易药堂春。
归阙功成后,随车有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