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仆射相公

罢调金鼎道光辉,闻说闲园自种薇。

书院日斜春睡觉,沙堤人静早朝归。

吟穿竹迳僧同步,醉遶花庭蝶上衣。

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

作者简介(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献仆射相公

《献仆射相公》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罢调金鼎道光辉,

闻说闲园自种薇。

书院日斜春睡觉,

沙堤人静早朝归。

吟穿竹迳僧同步,

醉遶花庭蝶上衣。

却恐优游未终岁,

台星依旧照黄扉。

中文译文:

停止了调酒的金鼎,道路上光辉照耀。

听说闲园里自己种植着薇草。

书院里的阳光斜照,春天在沉睡。

沙堤上人们安静地回家,早朝已归。

吟唱穿过竹径,与僧人步调一致。

醉酒地绕过花园,蝴蝶停在衣上。

但担心优游的时光未能持续一年,

台上的星星仍然照耀着黄色的门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罢调金鼎道光辉,表达了停止调酒的金鼎,道路上的光辉照耀,暗示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接着,作者提到闲园自种薇,表达了自己在宁静的园中种植薇草的情景,暗示了作者追求自然和平静的心境。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书院里的春天和人们早朝归家的景象,以及作者与僧人同步吟唱穿过竹径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最后两句,作者担心优游的时光无法持续一年,但台上的星星仍然照耀着黄色的门扉,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和内心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献仆射相公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闻说光辉上衣终岁睡觉早朝闲园优游台星黄扉同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