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性的古诗词(34首)
1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宋代·黄庭坚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
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
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
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
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
人言可医国,可用太早计。
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2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代·释印肃
本元自性天真佛,一体无边含万物。
迷时只道有西天,悟来当甚乾萝卜。
3 《又同尘庵》 宋代·释宗杲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
拟和其光,同亦俱失。
外既匪宽,内亦不窒。
是义非虚,亦复非实。
庵中主人,如玉处石。
作如是观,千载一息。
4 《蕴闻禅人请赞》 宋代·释宗杲
蕴闻闻自性,自性离闻蕴。
吾真亦复然,迥迢千圣顶。
5 《百丈先令庆上座礼拜求颂》 宋代·释印肃
西川庆上人,本来没弟兄。
须知自性如空体,水月之中未解真。
个事不传声色句,元来心法独灵明。
6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宋代·释印肃
误入葛洪家,说尽天涯话。
尔我无自性,常光遍天下。
7 《元正书怀》 宋代·程公许
甲子循环六十年,手披新历意茫然。
了知自性觉玄妙,宁与世间寒乾迁。
寡过得如蘧瑗花,诺惺要了瑞岩禅。
故园未卜西归日,遇好溪山且数椽。
8 《继荣上人求无庵颂》 宋代·程公许
自性无来一法无,便於何处著工夫。
横担拄杖长安去,才出门时尽坦途。
9 《赠常州感慈邦长老》 宋代·晁补之
君不见大通方丈空无物,亦不拈椎并竖拂。
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顶门遭一咄。
感慈神骏渥洼流,壁上高僧莫遣酬。
霹雳一声龙破柱,此中何处有裴休。
10 《林告院伯文送菊大如盖予谓惟黄繖两字可极形》 宋代·陈杰
碧玉琢干如拇大,黄金缕花三万个。
下如弗胜下如帱,疾风过前不少挠。
园丁结束无余枝,诗翁打量四十围。
放渠疏散得自性,十本奚啻专百畦。
人间篱落殊短浅,曷不归来上林苑。
两螭侍臣惯在眼,朝旭亭亭照黄繖。
厥封黑土大斗盛,阶南尺五喘两黥。
避堂以舍虚左迎,画梁素壁生晶荧。
百匝环之三太息,生物何私培植力。
输囷正色根极香,桃李争春笑人寂。
三葩五蕊好事家,问渠曾识如许花。
相逢白眼花无恙,千载无人识元亮。
11 《白拒霜》 宋代·林景熙
美人潇洒江水东,玉为肌骨冰为容。
岂无嫣红闹别浦,自性淡伫羞迎逢。
燕脂百斛斗宫饰,白帝有令毋纤稼。
霜纨雾谷许在列,其敢诲冶女不共。
阿环羽衣曾按舞,睡棠何事分春浓。
不如淡扫粉亦却,诸姨合避虢国封。
当时亲承香露渥,峡梦回首云无踪。
空闻天王守太白,朝元阁下悲秋苏。
我来殷勤为花寿,铅霜赠尔瑶兔舂。
却向花间酌清气,叱御勿进琉璃锺。
12 《读旧稿有感》 宋代·陆游
我少则嗜书,于道本无得,譬如昌歜芰,乃自性一癖。
老来百事废,惟此尚自力,岂惟绝庆吊,乃至忘寝食。
吟哦杂诵咏,不觉日既夕。
文辞顾浅懦,望古空太息,世俗不可解,更为著金石。
收歛固已迟,虽悔终何益!君看老农夫,法亦传后稷。
持此少自宽,陶然送余日。
13 《梦方饮药或告之曰攻伐太过斯伤天和觉而识之》 宋代·方岳
过恭为足恭,过敬为缪敬。
礼犹不可过,况以毒攻病。
甚毒伤冲和,一快丧躯命。
万事有厥中,毋使血气横。
子承不徐徐,亦或见自性。
忽轻梦中语,克念可以圣。
14 《敬和老人秋日山行》 宋代·洪咨夔
湍险中回棹,宽平处整骖。
云峰环六六,禅板占三三。
地冷梅枝北,天空雁影南。
真观观自性,危坐读羽龛。
15 《律宗玉维那三人礼石佛求语》 宋代·释绍昙
老倒南山犯真律,三生凿破寒岩石。
不立名中强立名,弗狼籍处成狼籍。
儿孙膝下有黄金,拨草瞻风远访寻。
三拜起来发一叹,方知老子错留心。
天真自性佛不管,顽石头边讨甚碗。
费尽钳鎚多破绽,乌藤紧捉从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