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者的古诗词(32首)

  • 1 《象祠记》 明代·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

    ”“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

    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

    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

    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

    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

    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

    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

    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 5 《题弋阳方友民所藏紫岩西山二帖》 宋代·刘克庄

    摩挲妙墨慢微言,故箧才馀二帖存。

    往昔翁为紫岩客,后来子及浦城门。

    晚生多说参诸老,它日谁堪见九原。

    自叹西河索居者,暮年归梦绕田园。

  • 6 《春日独居感怀》 宋代·苏泂

    昔我金陵归,感此芳岁阑。

    入门见儿女,愧色盖愁颜。

    从人窃馀沥,俯育良已难。

    居者瓶盎空,行者衣裳单。

    岂无一杯酒,持慰汝荒寒。

    所知不相待,各去为苍山。

    我生转无聊,终日自闭关。

    门前春风来,草树向斓斑。

    舟车载游冶,类聚极相欢。

    而我怀所知,所得心未安。

    晨兴亦扶杖,十步九思还。

    言瞻山头石,安得如汝顽。

  • 7 《於忽操》 宋代·王令

    於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

    椽栌桷榱之累重,顾柱小之柰何。

    方风雨之晦阴,行者艰而莫休,居者坐以笑歌。

    不知压之忽然兮,其谓安何。

  • 8 《明发平坦市》 宋代·杨万里

    花霏滋晓寒,叶哢新野听。

    万象宿雨余,洁斋无欠净。

    霁曦耿欲吐,远峰忽复暝。

    林庐居者谁,户与碧山映。

    蔷薇上木末,不架得初性。

    彼卧晏未兴,我征漂爢定。

    怡然怀吾庐,花竹幽更盛。

    兹焉独足羡,自笕不差胜。

    顾瞻江之西,心速路逾敻。

    似闻前溪水,尽还旧沙径。

  • 9 《新昌南岩》 宋代·释文珦

    大禹未疏凿,此山为海门。

    试从樵迳上,犹有钓车存。

    佛屋栖灵窦,仙坟荫远村。

    岩头一滴水,居者不知源。

  • 10 《行飞来冷泉水石间》 宋代·释文珦

    鹫岭清无尽,池亭趣亦佳。

    泉冲沙觜出,石压树身斜。

    居者应遗世,游人欲忘家,莲华峰更好,惜被白云遮。

  • 11 《觅应氏庵》 宋代·赵蕃

    只知嫌湫隘,何意落崎岖。

    问路因居者,褰裳愧仆夫。

    恸曾怜阮籍,泣岂效杨朱。

    不费幽寻胜,宁思捷径趋。

  • 12 《次韵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 宋代·陈师道

    行者悲故里,居者爱吾庐。

    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

    丈室八尺床,称子闭门居。

    百为会有还,一足不待余。

    纷纷幼老间,失得了悬虚。

    客在醉则眠,听我勿问渠。

    论胜已绝倒,句妙方愁予。

    竹几无留尘,霜畦有余蔬。

    相从十五年,不为食有鱼。

    时须一俛仰,君可贷蘧篨。

  • 13 《饿者行》 宋代·王令

    雨雪不止泥路迂,马倒伏地人下无。

    居者不出行者止,午市不合入空衢。

    道中独行乃谁子,饿者负席缘门呼。

    高堂食饮岂无弃,愿从犬彘求其余。

    耳闻门开身就拜,拜伏不起呼群奴。

    喉乾无声哭无泪,引杖去此他何如。

    路旁少年无所语,归视纸上还长吁。

  • 14 《别圣俞》 宋代·欧阳修

    车马古城隅,喧喧分晓色。

    行人念归涂,居者徒惨恻。

    薄宦共羁旅,论交喜金石。

    荐以朋酒懽,宁知岁月适。

    人事坐云变,出处俄乖隔。

    关山自兹始,挥袂举轻策。

    岁暮寒云多,野旷阴风积。

    征蹄践严霜,别酒临长陌。

    应念同时人,独为未归客。

  • 15 《送曹杜赴试礼部》 宋代·王令

    霜风琅琅鸣鼓鼙,鸟寒夜噪树折枝。

    居者不出行者归,厩马解衔车弃脂。

    长河夜冰船就维,百贾晏起朝闭扉。

    为问当今行者谁,出门千里到何处。

    母送拊背父叹嘻,儿惜欲去哭挽衣。

    上马反顾纷涕洟,非所愿欲去何为。

    家虽有田丰岁稀,所得偿公不及私。

    况望膻芗事庭闱,结发从学今十期。

    始自有志痻孔姬,岂愿从世成依违。

    高堂华发纡素丝,暮年待子为光辉。

    望我日人莫报之,苟得一笑辱弗辞。

    况望三釜家无饥,吾於二子久所知。

    怪其才高所就卑,今乃语此诚可思。

    近闻天子变典彝,欲拨旧况收新奇。

    子行出仕适其期,骅骝得路无衔羁。

    罗酒行矣无自迟,去取天宠酬亲慈。

  • 16 《题三高祠》 宋代·杨友夔

    长桥度已尽,有亭枕江湄。

    常时闭共门,为问居者谁。

    范蠡其明哲,功成学鸱珍。

    烟波五湖上,风月一西施。

    张翰轻绂冕,归及鲈鱼时。

    生前一杯足,何以身后为。

    鲁望棲甫里,有田常茂饥。

    不应州县辟,郁此胸中奇。

    并为吴越人,名与日月垂。

    相去二千载,今乃同一祠。

    壁间面如生,凛然人在兹。

    我本江海客,於焉起遐思。

    死者不可作,来者讵可期。

    手持一钓竿,浩歌熟从之。

  • 17 《杖锡虎》 宋代·戴表元

    杖锡山中深,与世绝往学。

    从来称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间。

    今年山神大失职,虎来山前搏人食。

    传闻此义我亦怪,历问更为居者惜。

    杖锡山中民,犷健疏农耕。

    老稚为樵壮为猎,朝朝暮暮山中行。

    山獐野雉收当粮,天寒果熟霜狸香。

    腰弓度垅矢插房,黄茅覆溪机半张。

    鸟啼犬奔风箭急,机鸣未发且前立。

    平生闻虎不识面,颠倒穷途忽相及。

    惊呼顿迅声渐微,妻儿骇呀不即归。

    循踪走至设机处,但有血渍斓斑衣。

    呜呼哀哉乎,此民良足悲。

    呜呼嗟哉乎,此事不足疑。

    吾闻以毒殃物者,物亦以毒殃其身,我不敢以尔为仁。

    以饵钩物者,物亦钩尔以为饵,我不敢以尔为智。

    杖锡山,山绝深,无虎不必古,有虎不必今。

    天生此物居山林,有虎无虎视尔心。

    但令尔心无干戈,虎居深山奈尔何。

  • 18 《雪晴》 宋代·张嵲

    阳崖被积雪,照水自光辉。

    乘暖时时堕,偏怜映日飞。

    经行嗟境胜,去去与心违。

    居者讵知此,日高犹掩扉。

* 关于居者的诗词 描写居者的诗词 带有居者的诗词 包含居者的古诗词(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