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忽操

於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

椽栌桷榱之累重,顾柱小之柰何。

方风雨之晦阴,行者艰而莫休,居者坐以笑歌。

不知压之忽然兮,其谓安何。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於忽操

《於忽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於忽乎,不可以为,

其又奚为。

椽栌桷榱之累重,

顾柱小之柰何。

方风雨之晦阴,

行者艰而莫休,

居者坐以笑歌。

不知压之忽然兮,

其谓安何。

诗意:

《於忽操》是一首表达对现实困境和矛盾的抒怀之作。诗中描述了人们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无奈和疑惑,以及不同人的不同态度和反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系列景象和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处境的思考和感慨。首先,诗中提到了"於忽乎",这是一个表示无法控制和无法为所欲为的心情。接着,诗人询问"其又奚为",表达了对于困境的疑问和不解。

诗中的"椽栌桷榱之累重,顾柱小之柰何"描绘了沉重的负担和困难,以及微不足道的支撑。这些形象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现实问题的感受,暗示了处境艰难和无力改变之处。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风雨交加的阴暗环境,行者艰难而不得停歇,而居者则只能坐着笑歌。这种对于不同人不同态度的描绘,凸显了对于同样处境的人们的不同应对方式。有些人选择坚持不懈地努力,有些人则选择逃避或者安于现状。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困境的困惑和不解,不知道压力何时会突然解除,不知道安逸何时会到来。这种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使得诗词更具有思考和哲理性。

整首诗词通过对现实困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它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无奈和矛盾,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并积极应对困境,同时保持对于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於忽操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可以风雨居者行者椽栌桷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