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偃仰的古诗词(38首)
1 《小石城山记》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6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代·高适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5 《和廖守岳阳楼韵三首》 宋代·王炎
蛟螭旗尾拥楼头,偃仰胡床护一州。
水阔三江成汇泽,风高六月有清秋。
长吟不减白苹句,坐啸能分黄屋忧。
凭槛可穷千里目,角声呜轧楚帆收。
6 《颂古十六首》 宋代·释心月
嗟叹声中偃仰时,三千世界草离离。
若教老汉明斯旨,鼻孔从来向下垂。
7 《陈卿又和三首而仲通判亦三作严教授再赋皆有》 宋代·曾几
官属邃中书,朝班高太府。
陈卿掉臂去,偃仰一茅宇。
临池看鱼乐,坐树听鸟语。
修竹手所载,薪萌争上土。
天开重新运,圣作万物睹。
会合如风云,吹嘘者龙虎。
陈卿落閒处,问孰与为伍。
毛颖传中人,渠侬适成五。
诗章出咳唾,流派考宗祖。
仲严更献酬,胸次非小户。
览观不暇给,烂若花药圃。
可畏韵险艰,浮梁袅相拄。
8 《逍遥咏》 宋代·宋太宗
逍遥心自乐,清净保长生。
至道归玄理,真空造化成。
辉华扬日彩,偃仰顺风声。
里外有何物,刚柔炼始精。
9 《江上》 宋代·孙介
滩头鸣榔去,偃仰醉霜月。
意倦早归来,风波渺愁绝。
10 《上滩》 宋代·叶适
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
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
神禹不到地,狂流终播荡。
逆顺本天力,人谋不相让。
苦战排三军,势压票姚将。
身在乱石中,倾覆堪指掌。
谁支荷天衢,鼠径断还往。
11 《林下五吟》 宋代·邵雍
老年躯体素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
万事去心闲偃仰,四支由我任舒伸。
庭花盛处凉铺簟,檐雪飞时软布裀。
谁道山翁拙於用,也能康济自家身。
12 《题画扇》 宋代·张镃
谁将琢月挥云笔,偃仰江山尺素中。
眼界未舒君莫厌,出门三丈软尘红。
13 《次韵戴成叔》 宋代·陈著
傍家数亩园,景物便偃仰。
水近竹愈青,土腴花怒长。
得閒日月长,万里归坐想。
有时发孤啸,山谷答清响。
14 《寄题上饶方氏野堂》 宋代·刘克庄
尊君曾索野堂吟,忽忽归舟忘至今。
旧有田庐无偃仰,新移花木已幽深。
远书来责订金诺,拙咏聊酬挂剑心。
行尽四方垂八十,始知朝市愧山林。
15 《衰病》 宋代·释文珦
衰病苦无悰,偃仰以终日。
少间步东园,愈使我心怵。
名芳扫迹空,野草争头出。
无力事耘耛,长吁返蓬室。
16 《同子华兄象之宿资福院》 宋代·韩维
风尘暗西郊,野寺欣税鞅。
虚堂清气肃,偃仰百骸放。
至道本自简,欲语不可强。
夜深松桧寂,明月皎相向。
17 《夏云峰·守株林》 元代·王哲
守株林。
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
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
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
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
舞胎仙论浅深。
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
已通玄妙,得步琼林。
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
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