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上饶方氏野堂

尊君曾索野堂吟,忽忽归舟忘至今。

旧有田庐无偃仰,新移花木已幽深。

远书来责订金诺,拙咏聊酬挂剑心。

行尽四方垂八十,始知朝市愧山林。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寄题上饶方氏野堂

《寄题上饶方氏野堂》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尊君曾索野堂吟,

忽忽归舟忘至今。

旧有田庐无偃仰,

新移花木已幽深。

远书来责订金诺,

拙咏聊酬挂剑心。

行尽四方垂八十,

始知朝市愧山林。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写给上饶方氏野堂的一封信。诗人回忆起曾经向方氏索求野堂吟诗的情景,但如今已经忘记了具体细节。他描述了方氏的旧有田庐现在已经不见了,而新移的花木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诗人受到远方友人来信责备自己没有兑现诺言,于是以自己拙劣的诗句回报,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歉意。诗人已经走过八十年的人生旅程,才意识到城市的喧嚣与纷扰让他感到惭愧,觉得自己更适合山林之间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与方氏之间的信函往来,展现了作者对方氏野堂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林的追求。诗人以自己拙劣的诗句回应远方友人的批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歉意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人通过对方氏野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在诗人已经走过八十年人生旅程之后,他意识到城市的喧嚣与纷扰,并感到自己与山林之间的差距和愧疚。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子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题上饶方氏野堂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尊君花木四方偃仰归舟山林忽忽远书剑心朝市幽深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