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者的古诗词(61首)

  • 1 《辨奸论》 宋代·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

    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

    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

    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

    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

    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

    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

    此人之至情也。

    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

    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

    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

    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

    ”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

    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

    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 3 《即事简友人》 宋代·郑獬

    门巷遍芳草,相期春醉稀。

    可怜双燕到,还似故人归。

    幽鸟隔溪语,落花穿竹飞。

    谁知静者乐,石上脱朝衣。

  • 4 《为彦中题画》 明代·龚诩

    青山之青如佛头,白云化作寒泉流。

    世间尘土飞不到,眼中景物俱清幽。

    若人自是好静者,岂非五柳先生俦。

    每托琴樽写高兴,脱屣乐从鱼鸟游。

    却笑时人苦不达,漏尽鸣钟犹未休。

    君不见小虞塘西玉峰下,一庵已遂吾菟裘。

    共论心事肯相过,斗酒当为山妻谋。

  • 5 《秋暑中寄鲍纪善》 未知·王偁

    出门车马喧,秋炀烈如燀。

    不有静者心,兹怀曷由展。

    念君守幽素,闭迹同偃蹇。

    尘榻鸟字频,闲窗昼丝罥。

    谁开蒋生径,独契子云馆。

    何时风雨来,一洗烦虑遣。

  • 6 《兴元府园亭杂咏·静庵》 宋代·文同

    知动以为幻,既知即非静。

    名庵以静者,无乃自起争。

    为语庵中人,勿以静为病。

  • 7 《和姜居仁感时韵》 宋代·柴随亨

    十年泉石痼烟霞,吟看浮荣过眼花。

    归去五株彭泽柳,困来七碗玉川茶。

    功名得失藏蕉鹿,身世糊涂篆壁蜗。

    我亦厌喧求静者,故园且种邵平瓜。

  • 8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唐代·孟浩然

    一作题终南翠微寺

    翠微终南里,雨後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 9 《同游六平山探得烛字》 明代·高棅

    出郭秋已深,寒原骋心目。

    爱君幽栖地,市廛若林谷。

    初月谐晚寻,同人遂成宿。

    楼虚在山翠,书声向乔木。

    飞雨一峰来,微云度疏竹。

    清镫对残尊,孤琴写幽曲。

    自得静者心,何须游秉烛。

  • 10 《题指月庵》 明代·冰如源

    短扉将绿掩,小径倚村斜。

    老树借藤叶,新桐布屋花。

    渔歌传外港,鸥梦立前沙。

    静者离言象,门题指月家。

  • 11 《中山堂为许隐君作》 明代·道原法师

    俗子居山不见山,静者居廛山在眼。

    请看东郭许隐君,中山之堂最萧散。

    堂前种竹堂后萱,春深笋长萱花繁。

    大儿称觞寿花下,小儿读书当竹根。

    城中无山亦可乐,城中有虎仍戴角。

    归来不愁虎食人,闭门日醉中山春。

  • 12 《西轩雨中期象之夜话》 宋代·韩维

    积雨空堂暮,清宵独掩门。

    陈编徒自封,幽兴欲何言。

    碧草生墙角,丹花发竹根。

    聊持静者辙,一与道人论。

  • 13 《秋日同金在衡过天界寺》 明代·金大舆

    老去厌纷华,来寻静者家。

    午香飘石鼎,中饭出胡麻。

    古树秋生耳,疏枝晚缀花。

    蒲圃对支许,终日共趺跏。

  • 14 《定力院七叶木》 宋代·欧阳修

    伊洛多佳木,沙罗旧得名。

    常於佛家见,宜在月宫生。

    扣砌阴铺静,虚堂子落声。

    夜风疑雨过,朝露炫霞明。

    车马王都盛,楼台梵宇闳。

    惟应静者乐,时听野禽鸣。

  • 15 《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宋代·毛滂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 16 《雨是过泉教张子开》 宋代·戴表元

    平生剡梦十八九,短策还经静者居。

    一曲好溪山起处,数声疏雨雪初来。

* 关于静者的诗词 描写静者的诗词 带有静者的诗词 包含静者的古诗词(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