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邵尧夫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荒郊。

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巢。

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梢。

得丧非吾事,何须更解嘲。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赠邵尧夫

《赠邵尧夫》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荒郊。

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巢。

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梢。

得丧非吾事,何须更解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邵尧夫的赞赏和祝福之情。诗中描绘了邵尧夫远离尘嚣,选择了宁静自在的生活。尽管他的家庭住在繁华的城市,但他的心境却像是置身于荒郊野外一般的萧瑟。他远离了名利之地,自称生活在一个安乐的巢穴中。诗中还描绘了邵尧夫归隐自然的景象,他的心境如同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梢,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邵尧夫的赞叹,认为得失并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因此无需嘲笑他的选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邵尧夫的生活态度和选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归隐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的赞赏。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城市和荒郊、名利和安乐进行对比,突出了邵尧夫的独特选择。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白石洞、碧松梢等,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邵尧夫的理解和认同,认为他的选择是值得尊重和赞美的。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邵尧夫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城阙何须自称远去名利鹤立荒郊解嘲云归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