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

晚岁抽身尘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宫。

羞将白发随冯叟,欲就丹砂继葛洪。

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

骚人欲作招魂赋,蝉蜕疑非世俗同。

新诗锦绣烂成编,醉墨龙蛇洒未干。

共首卜居空旧约,宛丘携手忆余欢。

风流可见身如在,乡国全归意所安。

行到都门送君处,长河清泪两泛澜。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岁抽身尘土中,

灊山仍乞古仙宫。

羞将白发随冯叟,

欲就丹砂继葛洪。

晚年离开尘世之中,

仍然向灊山祈求古代仙宫。

羞愧地跟随着冯叟的白发,

渴望能够继承葛洪的丹砂之道。

龙虎未能留物化,

芭蕉久已悟身空。

骚人欲作招魂赋,

蝉蜕疑非世俗同。

龙和虎都无法留下物质的化身,

芭蕉久已领悟了身体的虚空。

骚人欲写一篇招魂的赋文,

蝉蜕的变化使人怀疑是否与世俗相同。

新诗锦绣烂成编,

醉墨龙蛇洒未干。

共首卜居空旧约,

宛丘携手忆余欢。

新的诗篇美丽绚烂,组成了一本编年史,

醉酒之下,墨汁洒在画纸上,龙和蛇的形象还未干。

共同写下的约定是回到空旧的住处,

宛丘(地名)手牵手,回忆起过去的欢乐。

风流可见身如在,

乡国全归意所安。

行到都门送君处,

长河清泪两泛澜。

风流的气质可见于身形,

故乡和国家都完全归属于内心的安宁。

走到都门送别你的地方,

长河里清澈的泪水泛起涟漪。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晚年的心境和对仙境、人生和世俗的思考。他感慨时光流转,自己人到中年,离开尘世而向往仙境,对于人生的虚幻和世俗的繁琐感到厌倦。他也表达了对于创作的渴望和对于友情和美好回忆的怀念。整首诗词意境幽深,用意隐晦,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考和感慨人生的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白发未能骚人芭蕉丹砂尘土招魂晚岁抽身蝉蜕仙宫非世俗